文档详情

农村教师心健康.doc

发布:2016-12-15约6.0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管理呼唤人性化 —由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谈起 摘要: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有学生真正的健康成长,才会有学校的健康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表象的分析、探究与思索,建议学校管理应充分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在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将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使广大教师真正的安于教育、乐于教育、忠于教育、奉献教育。 关键词:教师 管理 人性化 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学校在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实施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一) 一、当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在 1、职业倦怠,心理疲劳。教师普遍感到工作劳累,来自生活、工作尤其是招生的压力太大,这种状况在近几年中尤为突出。 2、情绪不稳定甚至失控。一些教师情绪,心理不稳定,当学生出现调皮,捣蛋或过失行为时,难以控制自身情绪而出现意想不到的,令自己深深懊悔的行为。 3、烦躁、紧张、焦虑。担心学生出状况,对学生的教育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信心受挫,对工作的期望值降低,成就感丧失。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关键在于教师负载了过重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过多的教育教学重负令教师身心疲惫。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许多教师超负荷地工作着,实习教师甚至没有双休日。平日还要参加一些学习、培训,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考核等。 2、学生素质低难于管理是教师精神负担的一大原因 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缺乏甚至没有学习兴趣,上课睡觉,下课上网,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纪律涣散,是非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好勇斗狠,惹事生非,还有一些学生大事不出小错不断。许多教师每天实际的工作时间已无法用8小时衡量。 3、招生的压力是造成教师心理负担的外部因素 生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无序状况更加重了招生的难度。招生不仅和经济利益挂钩,而且还影响个人评先,晋级,影响到所在部门的利益。不少教师如今都害怕放暑假,因为放假比平时还要紧张忙碌。 4、生活的压力是造成教师心理负担的内部隐患 俗话说“安居乐业”,生活是除了工作之外,每天都要面对的,生存是第一要务,生活水平直接影响人的生存质量,影响到人的心境,影响到他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一些买房的教师承受着房贷的压力,一些亲人下岗子女入托,入学的教师更是背负着生活的重负,如果再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等等,内外交困,情何以堪。 三、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1、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 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映。持有悲观、消极心态的教师,很少能克制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情绪,往往动辄迁怒于学生,不能冷静地处理课堂中的不良事件,从而使矛盾激化,师生关系紧张。 2、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一般都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而学习效率也相对较好。一个寡言鲜笑的教师,一个怨天尤人的教师,或是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或是使用过激的语言,或是处事不公,冷漠学生等等,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即使教师不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说教,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表现也会通过教师的表情、态度、言语和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4、影响到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技校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较差,故而在原学校较少受到老师的热情关注,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挫。来到新的学校,他们一方面渴望受到关注,一方面又程度不同地感到自卑,甚至还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亦不乏有意制造些麻烦以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如果教师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以貌取人,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厌恶、讥讽、歧视等态度多于欣赏、鼓励、信任,不仅摧毁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将学生心底仅存的希望之火熄灭了。 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投入,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师生互动过程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教师心理健康还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有学生真正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管理应该也必须顾及教师的心理感受,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