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宋明理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贞节牌坊 * 第三课 宋明理学 高考说明: 宋明理学 考试指导意见: 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高考标准: 儒学发展的高潮——宋明理学 清雍正八年,乃“奉旨旌表已故儒士倪润妻金氏”所建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春秋 战国 秦 汉 魏晋至隋 唐 开创形成 沉重 打击 成为正统 削弱 宋 高潮 (理学) 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 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儒学复兴运动 1.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学地位被削弱 2.唐朝中后期韩愈、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 成为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在激烈反对佛教和道教的基础上, 韩愈:道统说 (与老子之“道”不同) 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 李翱:复性论 (与佛家之“性”不同) 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3.北宋士大夫掀起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原因: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 表现:批判唐朝政治,研习儒经义理。 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渐成。 二、宋明理学的发展 (一)创立 —— 北宋五子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 颢 程 颐 【理学】 为了与佛老思想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 理学就是在儒学基础上,吸收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北宋五子 (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二程 1.基本贡献: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 (是在儒学基础上,吸收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2.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1)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二为一,为理生万物理论提供依据。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解释人类命运。 (3)张载,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开创“气学” (4)二 程 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②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存天理、灭人欲”, ——实现颜回之乐】 (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南宋) 朱熹像 朱熹,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 朱熹凝毕生心血于儒家经典的注释与阐发,于《四书》、《五经》用力最勤,集后期儒学之大成,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立了一个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官方哲学的正宗。 朱熹 程朱理学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学核心思想 程朱理学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从材料二三概括,什么叫天理? 天理即“三纲五常”, 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程朱理学 材料四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二程遗书语录》 根据材料四指出,怎样才能达到天理?方法论:格物致知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A、诚敬存之 B、发明本心 C、端坐澄心 D、读圣贤书 (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1)理气关系论:理先于气,理是世界的本源 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即“太极” (2)理学的修养论: ①方法论:格物致知 循序渐进 ②理的终极源泉——“仁” ③仁者境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社会政治理论: ①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②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 关键是正君心 (修身 — 齐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