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M_FS_CNJ_0126出口肉及肉制品中竹桃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doc

发布:2025-04-05约2.1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M_FS_CNJ_0126出口肉肉制品猪肉竹桃霉素残留量杯碟法

MM_FS_CNJ_0126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竹桃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出口猪肉中竹桃霉素残留量的检验。

±0.1)提取试样中的竹桃霉素残留物,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样液,以藤黄微球菌作为指示菌,用杯碟法进行测定,根据所产生抑菌圈的大小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0.1):精确称取无水磷酸二氢钾0.523g和无水磷酸氢二钾16.73g,溶解于1000mL水中,于121℃高压灭菌15min;

试验菌种: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菌号CMCC280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竹桃霉素标准品:纯度≥95%。美国SIGMA化学制品公司提供,或等效品。密封、防潮、避光保存于4℃冰箱;

竹桃霉素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适量的竹桃霉素标准品,溶于约2mL甲醇中,再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配制成浓度为250μg/mL的标准储备液。4℃冰箱中保存,可使用5天;

μg/mL的标准中间液。使用当天配制;

μμμg/mL浓度为判断阴性对照浓度;

培养基Ⅰ(见附录A中A1);

培养基Ⅱ(见附录A中A2)。

恒温培养箱:(26±1)℃,搁板必须水平;

震荡培养箱:(30±1)℃;

培养皿:内径90mm、底部平整光滑的玻璃皿或塑料皿,配陶瓦盖,或玻璃盖内嵌入干燥的滤纸;

±±±0.1)mm;

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200mm,精度0.02mm。或抑菌圈测量仪;

均质器:不低于8000r/min;

离心机:不低于4000r/min;

半对数坐标纸;

以不超过2500件商品为一检验批。

同一检验批的商品应具有相同的特征,如包装、标记、产地、规格和等级等。

批量,件

最低抽样数,件

1~25

1

26~100

5

101~250

10

251~500

15

501~1000

17

1001~2500

20

按规定的抽样件数随机抽取,逐件开启。每件至少取一袋作为原始样品。如果每件内无小包装或有小包装但其重量超过2kg,则可用无菌刀具从每件内割取不少于100g,混合后置于清洁容器中,作为混合原始样品。原始样品总量不得少于2kg,加封后,标明标记,及时送交实验室。

从原始样品中取出部分有代表性样品,将可食部分用绞碎机绞碎,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出不少于500g作为试样。装入清洁容器中,加封后,标明标记。

将试样于-18℃以下冷冻保存。

注:在抽样及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称取试样约10g(精确至0.1g),置于均质杯中,加入10.0mL磷酸盐缓冲液,小心搅匀。放置60min后,于8000~10000r/min均质2min,移入离心管中,于4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作为样液。

将试验菌种接种于装有培养基Ⅰ的试管中,于(30±1)℃培养24h。吸取约1mL该培养物接种于装有50mL培养基Ⅰ的锥形瓶中,于(30±1)℃震荡培养18~20h。此培养物即为菌悬液,贮于4℃冰箱中可使用1周。

制备前,先预测一下藤黄微球菌悬液的最佳用量。方法是先用不同量的菌悬液加到培养基Ⅱμg/mL竹桃霉素标准工作液时直径在16mm以上)且清晰的抑菌圈,菌悬液的该加入量即为最佳用量。

平板制备时,先向培养皿中加入20mL融化的培养基Ⅱ,保持水平,待其凝固。将最佳用量的菌悬液加入到事先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培养基Ⅱ中,充分混匀后,向每个培养皿中基层琼脂上加4mL,使其均匀分布,并保持水平,凝固后即为检定用平板。所用平板需当天制备。

—92中6.1进行,但标准工作液用4.2.6中所制备的一组标准工作液。

每份样液用3个检定平板。在每个平板上置6只牛津杯,使其在半径约28mm的圆周上呈60°μg/mL的竹桃霉素标准工作液。于(26±1)℃培养(17±1)h。翻转平板,除去牛津杯。如有抑菌圈产生,精确测量其直径。

在3个检定平板上,各浓度竹桃霉素标准工作液均出现适当大小的清晰抑菌圈时,如样液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10mm,即报告试样中竹桃霉素残留为“阴性”。如样液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10mm,经校正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竹桃霉素浓度值,再用式(1)计算出试样中竹桃霉素残留含量。

X=

c

…………(1)

m

式中:X——试样中竹桃霉素残留含量,mg/kg;

c——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样液中竹桃霉素浓度值,μg/mL;

m——最终样液所代表的试样的质量浓度,g/mL。

注:如测定结果呈阳性,必要时尚需进行确证试验(确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