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_FS_CNJ_0236出口油籽中丁酰肼残留量检验方法分光光度法.doc
MM_FS_CNJ_0236出口油籽丁酰肼残留量分光光度法
MM_FS_CNJ_0236
出口油籽中丁酰肼残留量检验方法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适用于出口花生仁中丁酰肼残留量检验。
在碱性条件下,试样中丁酰肼经用水蒸气蒸馏,水解成1,1二甲替肼而被蒸馏出,以酸性溶液接收。调整pH至5,用氨合五氰基亚铁酸三钠显色,于波长490nm处,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丁酰肼含量。
氢氧化钠溶液:10%(m/V)、50%(m/V),分别称取10g、50g氢氧化钠,用少量的水溶解,稀释至100mL;
草酸溶液:10%,称取10g草酸,加水溶解至100mL;
氨合五氰基亚铁酸三钠[Fe(CN)5NH3·xH2O]溶液:0.1%(m/V),称取0.1g氨合五氰基亚铁酸三钠,加水溶解并稀至100mL,转移至棕色瓶中,贮于冰箱中;
酚酞指示剂溶液:1%(m/V);称取1g酚酞,加95%乙醇溶解并稀至100mL;
二甲替肼标准品:≥97%;
二甲替肼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二甲替肼0.100g于小烧杯中,用水溶解并转移至1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浓度为1000μg/mL,作为标准贮备液;
移取1mL标准贮备液于另一个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浓度为10μg/mL,作为标准工作液;
蜂蜡:化学纯。
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
粉碎机;
振荡器:往复式;
离心机:3000r/min;
量筒:50、100mL;
比色管:50mL;
烧杯:50、100mL;
锥形瓶:具塞,50、250mL;
移液管:1.0、5.0mL;
玻璃棒;
通用试纸:pH1~14;
水蒸气蒸馏装置:见图1;
A—圆底烧瓶:1000mL;B—圆底烧瓶:1000mL;C—蒸馏凝气阀;
D—冷凝管;E—锥形瓶:50mL
图1水蒸气蒸馏装置
以不超过200t为一检验批。
同一检验批的商品应具有相同的特征,如包装、标记、产地、规格和等级等。
按式(1)计算抽样袋数:
a=√—N…………………(1)
式中:a——抽样袋数;
N——全批袋数。
注:a值取整数,小数部分向前进位为整数。
单管取样器:不锈钢管。全长55cm(包括手柄),直径:4.5cm,沟槽长度应超过袋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取样铲;
分样板;
样品筒(袋):可密封;
分样布或适用铺垫物。
从堆垛的各部位随机抽取规定的应抽样件数的10%(每批一般不少于3袋),将袋口缝线全部拆开,平置于分样布或其他洁净的铺垫物上。双手紧握袋底两角,提起约成45°倾角,倒拖约1m,使袋内货物全部倒出。检查货物的外观、气味,有无发霉、变质等,并查看袋内和袋间品质是否均匀。确认情况正常后,用取样铲随机在各部位抽取样品,立即将样品倒入盛样器内。每袋抽取的样品量应基本一致。
按规定的应抽样件数的90%,在垛堆四周上、中、下各层以曲线形走向,随机抽取。将取样器管槽朝下,从每袋一角作斜对角方向插入袋内,然后将管槽旋转朝上,抽出取样器,立即将样品倒入盛样容器内。每袋抽取的样品量应与4.4.1基本一致。每批样品总量应不少于4kg。
集中袋内和倒包抽样所取全部样品,倒入分样布上,用分样板按四分法缩分出样品不少于2kg,置于盛样器内,加封后标明标记并及时送交实验室。
将样品按四分法缩分至1kg,全部磨碎,混匀,均分成2份试样,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密封,标明标记。
将试样于-5℃以下避光保存。
注:在抽样和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丁酰肼含量的变化。
称取粉碎混匀的试样约20g(精确到0.1g)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准确加水100mL,振荡30min,静置后离心15min(3000r/min)。移取60mL~80mL上清样液于蒸馏瓶(图中圆底烧瓶B)中,加入50%氢氧化钠50mL、2g蜂蜡。用少量水冲洗瓶壁,将蒸馏瓶连接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上。蒸馏约30min,蒸出液约35mL。蒸出液接受在先已加入5mL草酸溶液和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的50mL锥形瓶中。
波长:490nm;
扫描速度:480nm/min;
仪器响应:2min;
狭缝:2nm;
光程:10mm;
光源:钨灯。
移取二甲替肼标准工作液(10μg/mL)0.2、0.4、0.6、0.8、1.0、2.0、5.0mL,于一组50mL比色管中,加入10%草酸溶液5mL、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再加入10%氢氧化钠约3.1mL,调至pH值为5。以下步骤按5.2.3进行,同时作试剂空白为参比液,以浓度对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蒸出液(5.1)用10%氢氧化钠调整pH为5,加入0.1%氨合五氰基亚铁酸三钠溶液5mL,用水定容至50mL于比色管中,放置40min~50min,在波长490nm处测定吸光度。另一份不加试样,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所得溶液作为参比液。
按式(2)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