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11T 034-2005无公害高蛋白夏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21约2.7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05

备案号:DB1311

衡水市地方标准

DB1311/T034-2005

无公害高蛋白夏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2005-11-30发布

2005-11-30实施

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11/T034-2005

前言

本标准由衡水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索艳青、吴智泉、贺彦民、耿青松、崔艳荣。

1

DB1311/T034-2005

无公害高蛋白夏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高蛋白夏大豆公顷产量200kg~250kg的基础条件和主要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衡水市区域无公害高蛋白夏大豆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2-1996粮食作物种子豆类

NY/T850-2004大豆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GB/T8321.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8321.2-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8321.3-2000农约合理使用准则(三)

GB8321.4-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8321.5-199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F)

GB.T8321.6-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基础条件

环境条件应符合NY/T850的要求。

3.1土壤条件

前茬为非豆科作物,最好为禾本科作物,每三年轮作。地势平坦,有良好耕作基础的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不小于1.2%,全氮不小于0.08%,速效磷不小于60mg/kg

3.2气候条件

全生育期总积温不低于2500℃,日照数不低于700h,降雨量在450mm~550mm。

3.3产量构成

3.3.1种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和水肥条件,掌握密度原则:品种分枝多,肥地适当密,分枝少薄地适当稀。一般每667m22.0万株—2.8万株。

3.3.2产量结构

每667m2产量200kg—250kg,单株结英数22—30个,每荚粒数2—3粒、百粒重20g—26g。

4播前准备

4.1品种选择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1996的规定。选择生育期小于110天,粗蛋白质含量不小于45%的夏播人豆品种,如冀豆12、冀黄13。

DB1311/T034-2005

2

4.2种子处理

选好的种子采用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专用种子包衣处理。

5播种

5.1播种时间

适播期为6月5日—6月20日,最晚6月25日前。

5.2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采取条播形式,行距33cm,株距8cm—10cm。每667m2用种5kg—6kg。

5.3播种深度

一般3cm—5cm,掌握沙壤士深、粘壤七浅的原则。

6田间管理

6.1间苗

当豆苗第二张三出复叶抽出时,按株距8cm—10cm进行间苗。如有缺苗,可在前后两株都留双株进行补偿;间苗,掌握在晴天下午4点后进行,病虫弱苗日晒后易识别。

6.2中耕灭茬除草

苗期浅中耕2-3次,结合中耕进行灭茬除草,每次浅锄3cm—4cm深,同时适当向豆苗根部分次壅土。使用播后封闭除草剂处理的田块,播种40天内不要中耕。

6.3浇水

在正常降雨年份,降雨量能够满足大豆水分需要。幼苗期需水少,保持田间较低的土壤湿度,开花结荚期及鼓粒期要保持较湿润的土壤环境,此期干旱进行灌溉。

6.4施肥

肥料的使用符合NY/T496-2002的规定,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苗期弱可在初花期沟施氮肥5kg—6kg。在盛花期、鼓粒期每667m2用0.2%尿素加0.1%磷酸二氢钾50kg—60kg进行叶面喷施。

6.5化学除草

6.5.1播后苗前采用乙草胺兑水进行土壤处理。每667m2用50%乙草胺150mL—200mL,每667m2用水量30kg进行喷施。喷匀,不重喷、不漏喷。

6.5.2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用16%咪·佛水剂100mL—120mL,兑水30kg喷雾。

6.6化控

在大豆分枝末期至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