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11T 036-2005无公害芦笋生产技术规程.docx
B05
备案号:DB1311
衡水市地方标准
DB1311/TH/T036-2005
无公害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2005-11-30发布2005-11-30实施
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11/T11/T036-2005
前言
本标准由衡水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翠娥、孙玉旺、吴春柳、骆文忠、田东占
I
DB1311/T11/T036-2005
无公害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芦笋生产的基础条件和主要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衡水市区域无公害卢笋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321.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8321.2-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_)
GB/T8321.3-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4-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8321.5-199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6-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不与百合科作物连作。
4生产技术
4.1品种选择
选用抗(耐)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或组培苗,如阿波罗、紫色激情。
4.2培育壮苗
4.2.1种子处理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消毒2h,种子冲洗后在25℃~28℃水中浸泡36h,中途冲洗1次~2次,同时换水。
4.2.2催芽
种子吸胀后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次~2次。种子20%~30%露白后即可播种。
4.2.3育苗方式
4.2.3.1营养钵育苗营养土一般用过筛没种植芦笋的客土和腐熟有机肥配制而成,客土和腐熟堆肥或厩肥的比例为3:1(以体积计).营养钵要求高7cm~10cm,上口径7cm~10cm。
2
DB1311/T11/T036-2005
4.2.3.2苗圃育苗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做苗圃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磷肥7kg~8kg、钾肥7kg~8kg、尿素10kg,翻耕入土,并随浇500m140%的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做成宽1.1m的平畦,采用10cm×10cm的株行距划分成营养块。
5播种
播种头天将营养钵浇足底水,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间扎一个小孔,再将单粒已萌动种子播人小孔,随即盖上营养土,厚度为3cm左右。
苗圃播前也应浇足水,用扎眼器在营养块上扎眼播种,每个播种眼播萌动种子一粒,随即覆3cm左右厚的十。
6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充分浇水,5d~7d即可出苗,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70%,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5℃~30℃。出苗后可适量施用速效氮肥提苗,防止烧苗。当幼苗长到10cm高,并开始抽生嫩茎时,每隔10d浇一次清粪水,并及时拔除杂草,妨治病虫害。
7种植沟
开沟前种植地应深耕整平。按种植行距开40cm宽、40cm深种植沟。种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挖沟时上、下层泥土应分开,回填时将上层熟土与基肥分层填人种植沟。先沟内每667m2施有机肥3m3以上,把有机肥与土混合均匀,施于沟底层,厚为10cm~15cm,4m?~6m2。然后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可用40%的辛硫磷1000倍液均匀喷在沟底,在这一层上施入底肥,每667m2施磷酸二铵10kg、尿素8kg、钾肥5kg。最后回填15cm左右的土,以防根部直接接触化肥被烧伤。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挖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植。
8定植
8.1壮苗苗龄
--般播种后60d~80d,当芦笋苗长至3支~5支地上茎、5根~8根贮藏根时带营养土移栽。
8.2定植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