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11T 041-2005无公害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docx
B05
备案号:DB1311
衡水市地方标准
DB1311/T041-2005代替DB1311/T007.3-2001
无公害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
2005-11-30发布2005-11-30实施
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11/T041-2005
前言
本标准是对DB1311/TO07.3-2001《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西葫芦》的修订。
本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引用标准GB8079-1987《蔬菜种子》改为现行标准GB16715.1-1996《蔬菜类作物种子瓜类》,
DB13/310-1997《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改为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本标准由衡水市农业局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景刚、王梅荣、于翠娥、何国玲、朱玉华、林彦峰、张凤英。
本标准于2001年11月首次发布。
1
DB1311/T041-2005
无公害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西葫芦生产的基础条件、产量指标、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衡水市露地和保护地无公害西葫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715.1-1996瓜菜作物种子瓜类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DB13/T437.7-2000西葫芦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
3产量指标
4000kg-6000kg/667m2。
4环境条件
土壤、灌溉水、大气质量应符合NY5010-2002的要求。
5培育无病虫壮苗
5.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早青一代、碧玉等,种子质量应符合中GB16715.1-1996的二级以上要求。
5.2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于清水中,剔出漂在水面的不饱满种子。再将种子放在55℃温水中,并不断搅拌至不烫手为止,再浸泡4h,将种子粘液搓海鲜干净(可防病毒病、炭蛆病、角斑病),将处理后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1-2遍,露白时即可播种。
5.3育苗场地
根据季节和生产条件可在露地、阳畦、塑料拱棚、日光温室育苗,也可加设酿热温床、电热温床育
苗。
5.4营养土配制
用近3年没有种过葫芦科蔬菜的园土60%,圈肥30%,腐熟畜禽粪或烘干6%,炉灰或沙子5%,混合均
匀后过筛。
5.5床十消毒
用5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分层喷洒于配制营养土上,拌匀后铺入苗床。
6.6播种
a)一般播种
DB1311/T041-2005
2
在育苗地挖15cm深,2m-2.5m宽苗床,内铺配制消毒床土厚10cm。选晴天播种,苗床浇水渗透后,上撒一层翻身土,按行株距10cm×10cm点种,每粒种子覆床土堆高2cm-3cm,然后在苗床上覆盖地膜保温。
B)容器播种
将15cm深苗床先浇透水,用直径10cm,高12cm纸筒(塑料薄膜筒或育苗钵),从苗床一头边立边装入已配制好的消毒床土9cm-10cm,每纸筒内点播一粒种子,用喷壶浇透后,上覆消毒床土2cm-3cm。
5.7苗期管理
5.7.1壮苗标准
苗高12cm左右,四叶一心,叶色浓绿,茎粗0.4cm以上,叶柄长度与叶片长度相等,苗龄25天-30天。
5.7.2温度管理
可通过加覆盖物、放风、遮萌等手段调节温度,苗期温度要求见表1。
表1苗期适宜温度
时期
白天适宜温度(℃)
夜间适宜温度(℃)
播种后至出苗
25-30
16-18
齐苗全第四叶展开
18-24
10-12
定前4天-5天
16-18
7-8
5.7.3其它管理
苗出土后揭掉地膜,一般不浇水,可加盖床土2次-3次,每次厚0.5cm-1cm,如底墒差,表现叶色深绿,苗生长缓慢,严重缺水时,可选晴天上午适当喷水,并及时防风降温,严防苗徒长。出苗有2片断片叶时,可叶面喷施3%-8%增抗剂100倍液,防病毒病发生,同时喷施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2次-3次。
6定植
6.1前茬
为非葫芦科蔬菜。
6.2整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