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东南西北》(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认识东南西北》(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本节课主要围绕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认识东南西北”这一章节展开。内容包括:认识方向,学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位置;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方向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通过学习东南西北方向,学生能够发展对空间关系的理解,提升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方向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正确辨认并描述东南西北方向。
-能在实际场景中应用东南西北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图示或实际操作,理解方位的相对性和固定性。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理解东南西北的相对性:难点在于学生需要理解东南西北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即相对于观察者的方向是变化的。
-方位的实际应用: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方位概念应用于具体的场景中,例如在校园或家中辨别方向。
-创造性解决问题:难点在于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已学的方位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迷宫游戏中找到正确的路径。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校园地图、校园模型、方向指示牌、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
-课程平台:北师大版数学课程平台,用于辅助教学视频和课件下载
-信息化资源:在线地图服务,用于展示不同地点的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手段:教具(方向箭头、方向卡片)、实物教具(如小旗、小动物模型)、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校园短途散步,让学生在行走过程中感受方向的改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我们现在面向的方向是什么?如果我们向前走,我们将会面向哪个方向?”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方向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
-教学重点:明确东南西北的相对性,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
-教师展示校园地图,指出学校的东南西北方向,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引观察并描述。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方向问题,引导他们总结出方向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突破对东南西北相对性的理解。
-教师利用模型教具,如小旗、小动物模型,模拟在不同位置观察方向的变化。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在移动中方向的改变,从而理解东南西北的相对性。
3.巩固练习(15分钟)
-练习环节:教师发放方向卡片,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卡片上的东南西北方向,并描述出来。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校园模型进行方位练习,描述模型的东南西北方向。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在不同场景下如何应用方位知识,如导航、找朋友等。
4.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检验他们对方向知识的掌握程度。
-问题一:如果你站在教室的门口,面对黑板,你的后面是什么方向?
-问题二:如果你想要从学校走到图书馆,你需要向哪个方向走?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创新教学: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如“方向寻宝”,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方位知识。
-互动环节:学生分成两队,每队需要按照教师给出的方位指令找到指定的物品。
-反馈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方位知识。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东南西北的相对性和实际应用。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家的东南西北方向,并与家人分享。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方向的基本概念
-方向是指物体或人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所指向的位置。
-方向包括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复合方向。
2.东南西北的相对性
-东南西北的方向是相对的,即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而定。
-当观察者改变位置时,东南西北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
3.方位的描述方法
-使用基本方向和复合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例如,描述一个物体在观察者的东南方向,或者描述观察者从某个物体出发向西北方向前进。
4.方位的实际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导航、地图阅读、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