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PAGE
PAGE10
《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展示设计
课程编号
390070122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课程类别
核心课程
开课单位
视觉传达教研室
授课学期
第4学期
学分/学时
3/48
课内学时
48
理论授课
16
上机学时
32
课内实践
32
实验学时
0
课外学时
0
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
是否双语
否
先修课程
Photoshop、illustrator、图形创意、文字创意设计、二维构成基础、设计美学概论、装饰与图案等;
后续课程
用户界面设计、电商视觉设计、网页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课程简介
《展示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选修课程。主要针对会展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内容贯穿于会展设计中的平面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培养学生具备针对会展的版面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印刷品设计、广告设计制作的能力。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才培养中,能够使学生准确把握会展创意目标和方式,拥有良好的设计创意能力、表现能力、提案能力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介绍版式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展示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原则、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系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理,具备视觉传达设计及其相关设计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艺术功底,具备创造性的设计思维和表达能力。
课程目标2.通过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思维模式培养,建立深厚民族文化感情,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能够运用艺术、人文社科的方法对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进行一定的问题研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课程目标3.能够根据特定设计需求进行准确、合理、快速的展示设计,符合展示设计的创意方法、构图技巧、色彩评估等,理解展示设计的理念定位、创意方式以及传播手段和实施效果,能够对作品进行分析,并将理性分析与感性审美高度融合,给予良好的设计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从创新的角度掌握创意的表现和视觉冲击力的表现,以及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现实作品进行个性化方案的解决;
课程目标4.通过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思维模式培养,提高学生在今后设计制作时审美素质,注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培养其敬业精神和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法治观念,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信、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对应(二)业务方面:1.知识和2.问题分析
知识
2-问题分析
课程目标2
对应(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4-职业规范
个人和团队
课程目标3
对应(二)业务方面: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4
对应(二)业务方面:4.职业规范;5.个人和团;6.沟通;7.终身学习
职业规范
个人和团队
沟通
终身学习
四、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一)课程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展示设计视觉传达概述(学时数:2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展示设计的概念;
展示设计视觉传达的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作用和功能;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展示设计视觉传达的概念、本质;
难点:视觉传达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作用和功能、学习方法;
3.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明确展示设计视觉传达的概念、作用和功能、本质、历史等方面知识,丰富学生关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熟悉展示设计的本质和内涵、展示设计目的和类型,掌握展示设计的程序,重点阐展示设计视觉传达的创新设计本质,丰富学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
(3)通过案例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有意识的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关注设计作品,能够准确理解展示设计的本质、展示设计的创意,展示设计的作用和功能,并能够准确把握视觉传达展示设计的实质内涵,为以后的设计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了解展示设计的发展历史,把握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认识展示设计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展示设计常见的类型及其对应功能;掌握展示设计程序策划的内容、方法;了解展示设计者必备的素质与要求,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并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开放包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