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杨氏之子(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
21杨氏之子(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1杨氏之子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语文理解与表达: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进行表达。
2.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礼仪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思辨与批判: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性格,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4.创造与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丰富课堂体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文言文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常见的文言字词,对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结构也有所掌握。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故事和情境来学习。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表现出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时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直观和互动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可能存在障碍,尤其是对于一些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不足。此外,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可能难以准确把握句意,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节课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文化素养,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杨氏之子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行为,培养思辨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展示故事情节,增强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文言文朗读:通过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读文言文,提高朗读能力和语感。
3.互动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文言文?还记得它们的特色吗?
2.学生回答:比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它们都是用文言文写的,句子结构独特,表达方式优美。
3.老师总结:是的,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杨氏之子》,一起来感受它的魅力吧。
二、自主学习
1.老师分发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2)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思考。
三、合作探究
1.老师提问: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自读了课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以下问题:
(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2.学生回答:课文讲述了杨氏之子聪明机智,善于应对的故事。
3.老师总结:是的,杨氏之子面对困境,能够灵活应对,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
2.老师提问: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学生回答: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明、机智、勇敢的人物。
3.老师总结:没错,杨氏之子在故事中表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3.老师提问: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2.学生回答: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在困境中要勇敢面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
3.老师总结:是的,作者通过杨氏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勇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解决问题。
四、深入理解
1.老师提问:同学们,杨氏之子在故事中表现出了哪些品质?
2.学生回答:杨氏之子表现出了聪明、机智、勇敢等品质。
3.老师总结:是的,杨氏之子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地解决问题。
2.老师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杨氏之子的品质?
2.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学习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老师总结:说得很好,杨氏之子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面对困难。
五、巩固练习
1.老师提问: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2.学生做练习题,老师巡视指导。
3.老师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帮助学生理解。
六、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了解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同时也明白了面对困难要勇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老师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品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勇敢、聪明的人。
七、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