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感受春天(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国通用[001].docx
走进自然,感受春天(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国通用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国通用教材,以“走进自然,感受春天”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春天的特点、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以及春天的习俗。通过观察、体验和讨论,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提升审美素养。
2.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学生对春天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习惯。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发现春天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理解生命力的顽强。
难点:
1.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形成正确的认知。
2.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共识。
解决办法:
1.通过设置观察任务单,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进行记录。
2.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观察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3.设计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同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
4.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突破难点,提升综合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实物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观察记录本。
2.课程平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台。
3.信息化资源:春天植物生长变化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网络资源链接。
4.教学手段:实地观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实验、互动游戏。
教学过程设计
**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春天自然风光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的气息。
2.**提问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春天有什么特点?你们在春天都做了些什么?”
3.**活动预告**: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习春天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春天的特点**:介绍春天的气候特点、动植物生长变化等。
-**用时**:5分钟
2.**春天的植物**:
-**展示图片**:展示不同植物在春天的生长状态。
-**讲解知识点**:讲解植物生长的周期、环境条件等。
-**互动环节**: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春天观察到的植物变化。
-**用时**:10分钟
3.**春天的动物**:
-**展示图片**:展示不同动物在春天的活动场景。
-**讲解知识点**:讲解动物在春天的行为特点、繁殖习性等。
-**互动环节**: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春天观察到的动物活动。
-**用时**:5分钟
4.**春天的习俗**:
-**展示图片**:展示春天相关的传统习俗图片。
-**讲解知识点**:讲解春天习俗的由来、意义等。
-**互动环节**: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春天习俗。
-**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春天有哪些植物和动物?
-春天有哪些习俗?
-你觉得春天有哪些美好之处?
2.**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关于春天植物生长条件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提问关于春天习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提问关于春天观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角色扮演**:请学生扮演植物或动物,展示它们在春天的活动。
2.**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3.**互动游戏**:设计与春天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顽强。
2.**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春天,记录自己的发现,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春天的诗词**:收集并介绍与春天相关的古诗词,如《春晓》、《咏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