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发木耳》(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001].docx
活动三《发木耳》(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活动三《发木耳》(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教材章节:综合实践活动——种植与养殖
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木耳的种植与养殖展开,引导学生了解木耳的生长习性、种植方法和养殖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具体内容包括:木耳的生物学特征、种植木耳的步骤、养殖木耳的注意事项等。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通过观察木耳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种植木耳,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种植木耳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对生物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能够识别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种植活动,如种植花草、蔬菜等,但对于木耳这种食用菌的了解可能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种植活动有较高的兴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正在发展中,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操作,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由于木耳的种植过程相对复杂,学生可能对种植步骤和养殖技术感到困惑。此外,学生在观察木耳生长时,可能难以准确记录生长变化,或者在操作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如病虫害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小组合作中遇到沟通不畅的问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学会有效沟通和协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包括木耳种植的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木耳的生长周期图片、木耳种植步骤图解、养殖技术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种植木耳所需的菌包、培养基、种植工具等,确保器材安全、卫生。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每个小组配备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种植实践。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木耳实物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途?”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木耳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种植木耳,让你们亲手体验种植的乐趣。”
2.讲授新知(20分钟)
-木耳的生物学特征:介绍木耳的形态、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基本知识。
-种植木耳的步骤:讲解从菌包准备、接种、培养到出耳的具体操作流程。
-养殖木耳的注意事项:强调温度、湿度、通风等养殖条件对木耳生长的影响。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种植木耳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种植材料,进行木耳种植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操作,解答学生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展示:每组展示种植过程,分享种植心得。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木耳种植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分享种植体验,讨论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提出课后思考题:“你们认为如何才能让木耳生长得更好?”
5.作业布置(5分钟)
-每位学生撰写一篇种植日记,记录木耳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家长协助:鼓励家长参与,观察并记录木耳的生长变化,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下节课将进行种植日记的分享和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木耳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了解木耳的生长周期、生长环境以及养殖技术。学生对木耳的种植步骤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描述从菌包准备、接种、培养到出耳的整个过程。
2.技能提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种植工具,掌握了木耳种植的基本操作技巧。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观察能力:在观察木耳生长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能够细致地观察木耳的生长变化,并学会记录这些变化,为后续的种植日记提供素材。
4.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在种植木耳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策略。
5.环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