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单元计划.doc

发布:2018-04-22约1.27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计划 二年级第二学期 2007.2. 全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1 2 3 1 2/26~3/2 复习与提高 复习与提高 复习与提高 2 3/5~3/9 复习与提高 复习与提高 复习与提高 3 3/12~9/16 复习与提高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4 3/19~3/23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5 3/26~3/30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的加减法 6 4/2~4/6 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的加减法 7 4/9~4/13 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的加减法 8 4/16~4/20 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的加减法 9 4/23~4/27 期中练习 期中练习 期中练习 10 4/28、29、30~5/4 应用 应用 应用 五一例假 11 5/7~5/11 五一例假 应用 应用 12 5/14~5/18 应用 应用 几何小实践 13 5/21~5/25 几何小实践 几何小实践 几何小实践 14 5/28~6/1 几何小实践 整理与提高 儿童节 15 6/4~6/8 整理与提高 整理与提高 整理与提高 16 6/11~6/15 整理与提高 整理与提高 整理与提高 17 6/18~6/22 期末复习和考试 18 6/25~6/29 期末复习和考试 一、复习与提高 本单元的地位作用 本单元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复习和提高。复习第一学期所学的一些重要内容:表内乘除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正方形、长方形;几个几加几个几;解答简单乘除法应用题;在数射线上进行加减法等。在此基础上加以提高的内容:将几个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且分拆方法有很多种;剪开并折成正方体,认识不是所有6个正方形的组合图都能折成正方体;学习连乘、连除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学会画算线并能进行计算。 “复习与提高”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如将“几个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为以后乘法分配律的出现做好了准备;“正方体的展开图”为以后正方体的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做好了铺垫。在应用题教学中,强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自己整理并选择题目中的信息、数据来解决问题。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二、单元教学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 3、认识正方体的不同展开图,了解不是所有6个正方形的组合图都能折成正方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 5、通过“补充”和“减去”求差。 6、能将表外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计算,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过程和方法   1通过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1启迪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52,62,75,81,100 50 60 70 80 90 100 四、按你喜欢的方式去分拆、做题。 125+458 14×3 735-142 7×15 五、计算。 4×3×3 6×3×9 72÷9÷3 5×4×7 63÷9÷7 六、它们相差多少? 25和53 13和92 38和81 七、应用题。 1、二(1)班有4个小组,每小组有8人,后来又转进去5人,现在二(1)班有多少人? 2、1箱奶粉有2盒,1盒奶粉有4听,工人叔叔装24听奶粉要几箱? 3、每本练习本4元,小巧带了35元最多买几本?还余几元? 4、二(2)班有6人去种树,若每人种7棵小树苗,带40棵树苗够不够? 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一、本单元的地位作用 在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百以内的数以及整百的数,理解了它们的意义,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会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的重要基础。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是小学数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今后学习多位数加减乘除计算的重要基础,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将对后续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 二、单元教学内容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计数单位:千和万 数的组成 数的读写 数的大小 建议: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可以将数的范围扩展到“万”,把“整理与提高”中关于“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整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