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发布:2017-04-02约1.16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凡填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交卷只需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K 39 Mn 55 Fe 56 Ag 108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下列有关环境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能使人中毒的原理是CO能将人体血液中的Fe2+氧化B.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提高空气质量 C.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同时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化学与环境 环境保护CO能使人中毒的原理是CO人体血液中的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钾离子结构示意图: B.NH4I的电子式: C.CO2分子比例模型: D.甲烷的结构简式:CH4 离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式和结构式 有机分子结构的确定比例模型CO2 分子比例模型中间的碳原子直径比两边的氧原子直径大,错误;D、甲烷的结构简式和分子式一样,正确。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CO32—、AlO2—、I—、NO3— B.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Fe3+、NH4+、ClO—、Cl— 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NH4+、Cu2+、SO42—、Cl— D.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Na+、NH4+、S2—、Br— 离子共存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ClO—不存在,若是碱性溶液,Fe3+和NH4+不存在,错误;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S2—共存,错误。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有机磷农药多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物质,肥皂水等碱性物质有利其而解毒 B.二氧化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 C.二氧化硫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D.常温下浓H2SO4和浓HNO3都能使Cu发生钝化 酯的性质 二氧化硅和光导纤维 二氧化硫 铜及其化合物肥皂水等碱性物质酯类物质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二氧化硫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体现了SO2的浓H2SO4和浓HNO3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利用图1装置可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铁晶体 B.利用图2装置可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馏分 C.利用图3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D.利用图4装置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酸碱中和滴定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晶体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所含的羟基数为0.5 NA B.常温常压下,4.6g NO2和N2O4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 NA C.1 mol Cl2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 NA D.常温下,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02 NA 粒子数与NAN2O4混合气体中氮氧质量比为14:32,与混合气体比例无关,氮氧质量比固定不变,所以4.6g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NA,正确;C、氯气发生歧化反应时,1 mol Cl2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NAOH-离子数7.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的水解:CO32—+H3O+HCO3—+H2O B.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4NH3·H2O=AlO2—+4NH4++2H2O C.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硝酸:3Fe2++4H++NO3-=3Fe3++2H2O+NO↑ D.向NaH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2++2OH-+2H++SO42-= BaSO4↓+2H2O 离子反应 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