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

发布:2024-11-17约6.6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固体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盐酸,NaHCO3产生的气体多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最终呈红色

2.在某晶体中,与某一个微粒x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另一个微粒y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形(如图)。该晶体不是

A.NaCl(x=Na+,y=Cl-)

B.CsCl(x=Cs+,y=Cs+)

C.金属钋(Po)

D.C60晶体

3.下列分子中所标注的原子不采取sp3杂化的是

A.手性碳原子

B.NO2-中的氮原子

C.ClO3-中的氯原子

D.NH2-中的氮原子

4.(13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E中的现象是?????????????????????????????????????????????。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分别检验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检验Fe3+所用试剂为?????????,检验Fe2+所用试剂为????????。??????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步骤一中通入足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步骤二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如下(均在HCl气氛中进行):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此过程应保持盐酸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

2Al3++7OH-=Al(OH)3↓+AlO2-+2H2O

B.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

2Fe2++4Br-+3Cl2=2Fe3++2Br2+6Cl-

C.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

Cu2++2HS-=CuS↓+2H2S↑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

3Fe+2NO3-+8H+=3Fe2++2NO↑+4H2O

6.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键的存在一定会使物质的熔点升高

B.因为蛋白质分子与胶体粒子大小相近,故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某些性质

C.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粒子对光线反射形成的,可以用于区分胶体和悬浊液

D.可以用电子气理论解释大多数金属容易发生锈蚀的性质

7.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e-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8.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ΔH,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和W在该条件下一定不为气态

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相等

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9.(14分)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溶液M由10mL2mol·L-1NaH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