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化 学
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7页,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1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Ag 108 I 127 Ba 137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向海水中加入明矾使海水淡化从而解决淡水供应危机
B.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标本,是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性
C.医用酒精通常是指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
D.向烟花中添加含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在燃放时产生绚丽缤纷的效果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N2和1.5 mol H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物质含有的N—H键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有的原子数为0.4 NA
C.71 g氯气与足量铁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阴极产生22.4 L H2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H+、Na+、SO42-、Cu2+
B.在Kw/c(OH-)=1 mol·L-1的溶液中:Na+、NH4+、I-、CO32-
C.在0.1 mol·L-1NaHSO4溶液中:K+、Fe2+、C1-、NO3-
D.在能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中:Ca2+、Ba2+、Br-、C1-
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向FeI2溶液中滴入过量溴水:2Fe2++2I-+2Br2=2Fe3++I2+4Br-
B.将Na2O2放入H2O中:2Na2O2+2H2O==4Na++4OH-+H2↑
C.向NaHSO4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H++SO42-+Ba2++OH-==BaSO4↓+H2O
D.将稀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C1-+C1O-+2H+=C12+H2O
5.近年,科学家发现了116号元素Lv。下列关于293Lv和294Lv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电子数相差1 B.两者质量数相差1
C.两者中子数相差1 D.两者互为同位素
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分属于连续的四个主族,电子层数之和为10,四种原子中X原子的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在第二周期
B.W所在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可能为18
C.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两两反应
D.工业上获得X、Y单质的方法主要是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
7.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加热碳酸氢铵晶体和氯化铵晶体都产生气体
B.漂白粉和双氧水都可用于漂白织物
C.臭氧和硫酸亚铁都可用于处理生活用水
D.向牛奶和豆浆中加入食醋都会出现絮凝物
8.将铜和氧化铁的混和物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入2滴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容器中可能有固体残渣 B.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Fe2+
C.反应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再加入铜后,溶液红色逐渐退去
9.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种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为NaOH溶液,乙为白色沉淀,则X可能为短周期金属元素
B.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乙反应可生成丙
C.若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
D.若乙为NaHCO3,则甲或丙可能是CO2
10.利用表中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12.关于下列四幅图中相应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根据电流计(G)指针的偏转方向可比较Zn2+、Cu2+的氧化性强弱
B.图2中根据导气管中液面的变化可以判断铁钉发生了吸氧腐蚀
C.图3中若改用环形铜棒不会影响所测中和热的数值
D.图4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根据两烧瓶中气体颜色深浅不同可判断其为放热反应
13.用电解法处理含硝(NO3-)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
B.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增加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为:2NO3-+12H++10e-==N2↑十6H2O
D.若电路中流过2 mol电子,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