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docx
环境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30503)
(专业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ArtDesign)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一定美学修养、综合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院所、学校等部门从事环境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高人文和艺术素质,受到设计理论及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具有从事专业设计、创新创业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2.具有独立进行环境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3.具有工程管理、评价以及预算的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环境设计的发展动态。
三、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
1.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身体和心理素质、进取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意识等方面。
2.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3.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针对能力要求应当掌握的人文知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培养标准
实现途径
综合素质
高尚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健康的身体,过硬的心理素质,积极的进取精神
军事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等
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
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基础、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1、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2等
专业能力
分析和解决环境设计相关问题
室内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初步、环境行为与人体工程学、城市规划原理、景观绿地规划、景观工程等
进行环境艺术的创新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毕业设计、景观设计学、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等
组织管理等能力
设计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等
知识结构
人文知识
中外建筑史、中外美术简史、中外设计史、景观设计概论等
基础知识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设计等
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设计表现技法、雕塑设计、壁画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四、主干学科
艺术学。
五、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设计、室内设计基础A、建筑设计初步C、环境行为与人体工程学、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景观设计学、城市景观设计、城市空间景观规划、景观建筑与模型制作、景观绿地与制图、景观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建筑速写、建筑测绘、专业实习1、专业实习2、毕业设计等。
七、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四年,学习年限为3-6年。
八、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
九、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比例
环艺方向:1、课程总学时2394学时(131学分),其中必修课学时1690(90学分),占70.6%(68.7%);选修课704学时(41学分),占29.4%(31.3%)。理论教学课程学时2232(122学分),实践教学课程学时162(9学分)。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9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
3.本专业总学分17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48,占28.2%。
景观方向:1、课程总学时2386学时(131学分),其中必修课学时1658(89学分),占69.5%(67.9%);选修课728学时(42学分),占30.5%(32.1%)。理论教学课程学时2168(119学分),实践教学课程学时218(12学分)。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9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
3.本专业总学分17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51,占30%。
十、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十一、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十二、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十三、专业各学期学时分配表
环境设计(环艺方向)本科专业各学期学时分配表
学期
学时
类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计
课程教学环节
必修
326
352
384
288
112
80
1542
限选
32
32
96
64
192
416
其它
436
实践教学环节周数
3
3
3
2
10
16
37
说明:课程填学时,实践填周数;其他包括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
环境设计(景观方向)本科专业各学期学时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