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5)
(专业英文名称:IndustrialDesign)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高等院校从事工业产品概念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受到工程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双重训练,培养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材料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心理、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设计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将这些知识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
培养标准
实现途径
综合素质
良好的思想品质
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
较好的心理素质
课程: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等
积极进取并有创新精神及团队意识
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
专业能力
产品造型能力
课程:设计素描、基础构成、计算机三维造型设计、形态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等
产品表现能力
课程:色彩基础、设计表现技法、产品数位绘制等
产品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家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
产品创新能力
课程:产品创新设计、产品设计开发课程及课程设计等
知识结构
人文知识
课程:艺术史、工业设计简史等
基础知识
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色彩基础、基础构成设计概论等
专业基础知识
主要是包含设计的理论及技能基础知识,设置课程:工业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设计、机械制图与透视、机械基础与设计、造型材料与工艺等
专业知识
主要包含设计类课程,设置课程: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等
四、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设计艺术学。
五、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基础构成、色彩基础、机械基础与设计、造型材料与工艺、模型设计与制作、人机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心理学、计算机三维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美术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七、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四年,学习年限为3-6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九、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比例
1.课程总学时2362学时(131学分),其中必修课1706学时(91.5学分),占72.2%(69.8%);选修课656学时(39.5学分),占27.8%(30.2%)。理论教学课程2056学时(114学分),实践教学课程306学时(17学分)。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47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和创新实践2学分。
3.本专业总学分178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64,占36%。
十、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十一、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十二、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专业各学期学时分配表
学期
学时
类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计
课程教学环节
必修
374
288
304
288
176
80
48
1558
限选
80
48
48
64
96
64
400
其它
404
实践教学环节周数
4
2
3
3
6
5
6
16
45
说明:课程填学时,实践填周数;其他包括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
专业学时学分结构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学分数
百分比(%)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550
28
72.2
学科基础必修课
240
13
专业基础必修课
352
19.5
专业必修课
416
23
素质拓展必修课
148
8
选修课
专业限定选修课
400
23.5
27.8
专业任选课
160
10
公共选修课
96
6
小计
2362
131
集中实践教学模块
47
合计
178
毕业需达到的最低学分数
178
注:百分比是指该类课程占课程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