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信息技术教案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课、电脑病毒与危害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脑病毒
2、能说出几种常见的电脑病毒及特点。
3、知道电脑病毒的危害,感受电脑病毒发作对电脑系统的干扰与破坏。
4、培养学生维护电脑系统安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的电脑病毒电脑病毒的危害。
难点:认识什么是电脑病毒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P1的四幅漫画,并认真阅读开阔视野中的内容。
2、提问:课件出示问题
(1)四幅漫画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发生什么事吗?
(2)说说漫画中人物表情为什么那么奇怪?
(3)通过阅读,你知道什么是电脑病毒?
3、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4、揭题:第1课 电脑病毒危害
二、常见的电脑病毒
1、讲解:电脑病毒与生物病毒的联系与区别
2、提问:以前有生过病吗?得过什么病?都有什么反应?
3、质疑:常见的电脑病毒有哪些?它们都会对电脑造成什么伤害?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2-P3的内容,完成第下任务:
(1)书上介绍了哪些电脑病毒?请用笔画出来。
(2)找出每种病毒的主要特点。
(3)跟同学交流你最熟悉的电脑病毒。
三、电脑病毒的危害
1、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教材P4-P5的内容
小组讨论:这些电脑病毒会对电脑造成哪些危害?
2、交流、汇报小组学习的情况
3、小结:课件展示电脑病毒的危害
四、电脑病毒发作出现的“症状”
1、播放一段电脑病毒发作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提问:电脑中病毒后都会出现什么“症状”?
3、小结:电脑病毒发作时会出现运行速度变慢、死机、蓝屏、数据被删或被盗、系统瘫痪等现象。
五、创新活动
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电脑没有上网就不会感染电脑病毒吗?
2、小结
六、总结评价
1、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评价表,看看能得几颗星
2、让学生说说: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你电脑病毒有什么新的认识?
3、师生共同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什么是电脑病毒,常见的电脑病毒,电脑病毒的危害、发作现象,电脑病毒的预防。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列为本课的重点,不仅是它的重要性,也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增强安全意识。这一部分的教学环节以师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对付计算机病毒重在预防,杀毒虽是亡羊补牢,但也是必要的。
第二课、系统安全与防范
教学目标:
认识几种常用的杀毒软件。
了解常用的电脑病毒防范方法。
用360杀毒软件查杀电脑病毒。
4、 用360安全卫士检查电脑系统的安全隐患,查杀木马和修复系统漏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常用的病毒防范方法,培养学生病毒防范意识。
难点:会用360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检查电脑安全隐患。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回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常见的病毒、木马及其危害。现代生活电脑日益普及,因而电脑病毒的威胁更不容忽视。那么,我们怎样做好电脑安全防范工作呢?
2、认识常用的的杀毒软件。
可让学生学生谈谈他所认识的杀毒软件。教师汇总,并补充介绍。较著名的国内外杀毒软件有中国的“瑞星”、“金山毒霸”、
“360杀毒/安全卫士”、外国的“卡巴斯基”等。(出示相关杀毒软件的图标和部分截图。)
3、介绍常用防范电脑病毒的方法。
你还有什么防范病毒的方法吗?
二、探究活动。
做电脑的好医生。
1用360杀毒软件保护电脑的系统安全。
A.师示范用360杀毒软件查毒杀毒、对病毒进行处理。
B.实施防护的功能介绍以及示范使用。
C.了解360安全杀毒软件相关设置。
2.用360安全卫士保护电脑系统安全。
A.是对360安全卫士的相关功能做简要介绍。
B.教师示范:360“体检”和“一键修复”。
C.示范木马查杀。
D.示范修复漏洞。
3.学生学生实践操作,师巡视。
4.师总结梳理本课所学,通报学生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都是理论性的知识,比较枯燥,教学策略我运用的是“师生互动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把问题投影到学生的电脑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并对其做简要补充。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研究探索不同层次学生分层教学以及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三课、认识多媒体
教学目标:
1.了解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2.了解媒体的类型、多媒体的常见元素及特征。
3.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难点:媒体的类型、多媒体的常见元素与特征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教材P13图3-1.
2.师:同学们,你认识图里的哪些设备器材呢?(指名回答)
师:那这些设备器材都有一个共同点,谁知道?
师:真有才啊!是啊,这些设备都可以发出声音,不管是几十年前的收音机,还是不今的手机、MP3、它们都与“声音”有关。(板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