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基础》
教 案
学科: 信息技术基础
班级: 11退役士兵计算机专业
教师: 韩立超
学校: 滨海县中等专业学校
第一章 绪 论
本课标题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所需课时 1 总序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①、了解什么是信息;②、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③、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④、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
二、技能性目标
学会从信息的传播过程了解信息的构成要素;学会会析信息事例及其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性目标
体验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教学重点 对信息概念的全面而正确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信息的依附性和价值性的全面、科学的认识,以及信息特征分析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式、启发式、多媒体 【 教学过程 】
一、信息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
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
师: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
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
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
例如: 信息 媒体
书中记载的内容 书
天气预报 广播
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
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师: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信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课件演示)1、普遍性(课件演示)师:老师讲课的内容属于信息吗?依附于什么物质来传播的?(生答)属于。是依附于声音来传播信息;请同学们举出其他的类似的实。(生答)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时间信息依附于钟表。师:同一个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媒体上看到,说明了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2、载体依附性(1)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 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师:同一信息对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价值吗?(生答)不是。师:信息可以增值吗?(生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课件演示)3.信息的价值相对性。(1)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2) 信息可以增值;4.信息的时效性(1)?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 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典型实例: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招聘信息、军事信息。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生答)没有。师: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过了这个时间,该信息就失去价值了。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课件演示)5.信息可以共享(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生:(齐)不是。师: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它区别于物物交换,即信息可被多次利用,共享过程中不会发生信息丢失。师小结:信息还没有别的特征呢?请同学们再想想。
①、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②、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对生活等方面的影响;③、培养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情感性目标
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