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pdf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纪下册第三单
元中的一篇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转化
教具学具准备:
2张长方形的纸、1把剪刀、1张正方形的纸、1根小木棍、1颗针.20根小
棒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
举例法、实验法、讲解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引入
赏赐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来复习一下。说算式让
学生抢答。
随意的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第二:先动手做一个折风车的活动
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教材27页第一题:沿虚线折一折)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最后让学生明白: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
第三: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拼组一个平面图形。
使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教材28页做一做)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圆变正方形、正方形变长方形等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
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2、教材简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目标。本单
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
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本节内容“上下”
是学生学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习的,继续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
述事物的好习惯,学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
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验上、下位置
关系的相对性,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知识技能目标)
(2)、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能力
培养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素质培养目标)
(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
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学会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
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