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pdf

发布:2025-03-16约3.84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1

我的说课稿内容是“九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

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说教材

九加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1广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课

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

目标定为:

1、认识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九加

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

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九加几的

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直观教具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的

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

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

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

此,我以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

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与劣,也不刻意去提

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

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O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

动手操作、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

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

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我首先以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喜欢。

师:大家都喜欢做运动,育才小学的同学们也很喜欢体育运动。

他们学校举行一次全校运动会。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运动时

热闹的画面。(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看图

同桌互相说说)运动会上,学校给运动员们准备一些饮料,已经喝

了一些,现在还有多少盒?

这样直接引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为运动员准备的盒装饮料,

激起学生帮组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

环节我将分为三个步骤:

1>谈论交流,得出方法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

生谈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

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给

予学生表扬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纸张逐一示出各种解决方法:

a、依次一个一个得数1、2、3、4、12、13;

b、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10、11、12、13;

c、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凑成十,“10+3=13”

师: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那一种?

(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

提问:要算剩下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盒?怎样列式?

板书:9+4

师: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呢?现在请大家拿出小棒,自己动手摆

一摆。(教师巡视学生动手操作后)

提问:盒子有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十盒?(再加一盒)

这一盒从哪里来?(从盒子外边的四盒中取出一盒)外边的四

盒饮料拿走一盒后,还剩下多少盒?(还剩下三盒)十盒与剩下的

三盒合起来是多少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