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社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5
《韩国社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121
课程名称:韩国社会文化
总学时数:32
实验或上机学时:无
先修课程:《基础韩国语1,2》《韩国语阅读初级》《韩国语阅读中级》
后续课程:无
—. 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韩国社会文化是阿尔泰语系韩国语言文学专业中高级水平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2.教学目标和意义: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韩国地理,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科技教育,工农业,企业经营,生活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为有一定韩语基础知识的学生打开一扇了解韩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的窗口,使学生掌握有关韩国基本情况的背景知识,从而促进语言本身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韩国的历史文化背景。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
重点学习韩国的面积及地区划分,韩国的人口,山地;韩国历史的年代划分;韩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韩国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等概况;韩国人的心理特征;韩语的构造特征,我校韩语专业课程的简况。
2)教学要求:
课前做到按要求积极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课堂上做到积极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课后做到及时归纳总结,相互交流感想。
4.教学重点、难点:
韩国的地区分划和行政分划;韩国历史的年代划分;韩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韩国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等概况;韩国人的心理特征;韩语的构造特征。
5.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幻灯片以图文并貌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韩国,了解韩国人,从而产生学习韩语的强烈兴趣。同时通过问答方式与学生充分交流,使其容入其中,达到教学互动。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教材:作者 李承梅. 《韩国社会与文化》.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2)参考书:作者 ???. 《??? ???? ????》.韩国. ???(???) 2007年5月
3)参考书:作者 ???. 《??????》.韩国. 韩国进明出版社 1998年6月
7 .其他
1)考核方式:
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考试每学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内容包括主观和客观题,形式为闭卷笔试。
2)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采用N+2百分制体系(‘2’代表期末考试和笔记成绩,‘N’代表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平时小测试等并且N≥3),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40%,笔记占10%,N占50%(课堂表现20%,作业完成情况15%,小测试15%)。
二. 正文部分
第一讲 韩国概貌
一、 教学要求
了解韩国的自然地理,韩国的象征,人口资源及行政区域等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地理和韩国的象征
知识要点:1)韩半岛的地形和气候
2)韩国的自然地理
3)国号于国旗
4)国歌.国章与国花
第二节 人口与资源
知识要点:1)人口
2)资源
3)韩国的国土开发
第三节 韩国的行政区域
知识要点:1)首都圈
2)关东地方和忠清地方
3)岭南地方
4)济州岛
第一讲主要讲解韩国的地理环境和位置,面积及地区划分,韩国的人口,气候,山地,河流,平原,国号,国旗,国歌及行政区域等
三、 本章学时数:8
第二讲 韩国历史
一、 教学要求
掌握韩国历史的大致时代划分,重大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当时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论著。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韩民族的形成与古朝鲜
知识要点:1)韩民族的形成和史前文化
2)古朝鲜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3)其他国家与秦国
4)古朝鲜时期的文化
第二节 三国时期统一新罗的发展
知识要点:1)高句丽
2)百济
3)新罗
4)伽倻国
5)三国时期的文化
第三节 统一新罗时期
知识要点:1)三国统一
2)统一新罗的发展
3)统一新罗的发展与唐朝的关系
4)新罗后期的混乱与后三国
5)统一新罗的文化
第四节 高丽时期
知识要点:1)高丽的门阀贵族社会的开展
2)高丽与中国的关系
3)高丽时期的文化
第五节 朝鲜时期
知识要点:1)朝鲜前期两半社会的建立
2)朝鲜后期社会的变化
3)朝鲜时期 和中国、日本的关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