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TheSocietyandCultureofMajorEnglish-speakingCountries)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602204
学分:2
学时:30(其中:讲授学时30,实验学时0)
适用专业:英语
建议教材:《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梅仁毅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课程归口:外国语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讲授英语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风俗习惯、人文景观、新闻媒体、文学艺术、节日庆典,基本了解这些国家人民的民俗特性、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为更高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目标1.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等概况。
目标2.基本了解其民俗特性、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背景知识。
目标3.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为更高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掌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质,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自我修养,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4-3(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20%)、毕业要求5-2(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20%)和8-1(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20%),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毕业要求4-3
√
√
毕业要求5-2
√
毕业要求8-1
√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课程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课程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英国部分
要求学生熟悉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风俗习惯、人文景观、新闻媒体、文学艺术、节日庆典,了解英国人的民俗特性、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理解产生英国民族特性的深层文化渊源。
重点:政治制度、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节日庆典
难点:宗教信仰、科学技术、新闻媒体、文学艺术
(二)美国部分
要求学生熟悉美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风俗习惯、人文景观、新闻媒体、文学艺术、节日庆典,了解美国人的民俗特性、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理解产生美国民族特性的深层文化渊源。
重点:政治制度、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节日庆典
难点:宗教信仰、科学技术、新闻媒体、文学艺术
(三)加拿大部分
要求学生熟悉的加拿大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风俗习惯、人文景观、新闻媒体、文学艺术、节日庆典,了解加拿大人的民俗特性、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理解产生加拿大民族特性的深层文化渊源。
重点:政治制度、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节日庆典
(四)澳大利亚部分
要求学生基本了解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风俗习惯、人文景观、新闻媒体、文学艺术、节日庆典。
重点:地理位置、政治制度、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节日庆典
(五)爱尔兰部分
重点:地理位置、政治制度、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节日庆典
(六)新西兰部分
重点:地理位置、政治制度、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节日庆典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序号
内容
讲授
小计
1
英国部分
6
6
2
美国部分
6
6
3
加拿大部分
4
4
4
澳大利亚部分
4
4
5
爱尔兰部分
4
4
6
新西兰部分;其他
6
6
合计
30
30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内容以概述为主,帮助英语专业学生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等概况,基本了解其民俗特性、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背景知识,并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为更高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活跃课堂气氛。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乐于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课程实施与保障
主要教学环节
质量要求
1
备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