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生物名词解释结合版.doc

发布:2017-04-20约9.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一般指1L污水或待测试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毫克数,单位mk/L。(P271) 化学需氧量(COD):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简便的间接指标,值1L污水中所含有机物在用强氧化剂氧化所消耗氧的毫克数mg/L(271)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两个独立基因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 基本培养基(Minimal Medium):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221) 光复活作用(photoreactivation):把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出现明显降低其死亡率的现象(212) 暗修复作用: 一种不依赖可见光,只通过酶切作用去除嘧啶二聚体,重新合成一段正常DNA链的核酸修复方式。 八叠球菌(Sarcina):细胞分裂沿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后没八个细胞特征性地叠在一起呈立方体的一类球菌。 巴氏消毒法:因最早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用于果酒消毒,故名。一种专用于牛奶、啤酒、果酒或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风味食品或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一般在50~85oC处理15~30min(175) 巴斯德效应: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使酒精发酵变抑制的现象(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O2则葡萄糖消耗减少抑制发酵产物积累) 单克隆抗体:由一纯系列B淋巴细胞克隆经分化、增殖后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单一成分、单一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 单球菌(Micrococcus) : 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子细胞分散而单独存在的球状细菌。 发酵(Fermentation):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某一内源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113) 感受态:指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225) 共生: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261) 固定化细胞immobilized cell 在固定的水不溶性载体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生命活动的细胞。它是用于获得细胞的酶和代谢产物的一种方法。 活性淤泥:一种由活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凝絮团,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或有毒物的能力。(P273) 基内菌丝:当孢子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并发芽后,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的菌丝。(30) 荚膜: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含水量很高。(22) 鉴定培养基(鉴别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98) 拮抗:又称抗生,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菌落(Colony): 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28) 菌落形成单位:吧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样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内),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即为菌落形成单位。(152) 菌苔:把大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的培养在固体培养及较大的表面上,结果长出的大量“菌落”相互连成一片,就是菌苔。 抗体: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类病毒: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77) 连续培养:当微生物以单批培养的方式培养到指数期的后期时,一方面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流入新鲜培养基和通入无菌空气,并立即搅拌均匀;另一方面,利用溢流的方式,以同样的流速不断流出培养物,使容器内的培养物达到动态平衡,其中微生物生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