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DBXX/XXXXX—XXXX
灵芝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灵芝菌种生产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场地环境、设施设备、生产技术、菌种生产档案、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化生产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生产灵芝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2号)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菌种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
3.2母种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为一级种。
3.3原种
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为二级种。
3.4栽培种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称为三级种。
4场地环境
2
DBXX/XXXXX—XXXX
4.1生产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通风良好的场所作为生产场地。要求周边环境清洁,无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场,无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等。生产场地应符合NY/T528的规定。
4.2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5设施设备
5.1基本设施
具备配料室、装袋室、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通风好,有纱窗)、贮藏室等设施。
5.2基本设备
粉碎机、磅秤、天平、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锅、操作台、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空调、除湿机、培养架、恒温培养箱、冰箱、显微镜等。生产量大的菌种厂还应配备搅拌机、装袋机。
6生产技术
6.1母种生产
6.1.1培养基
PDA培养基:称取200g马铃薯切成小块加1000ml水煮沸20~30min,纱布过滤取滤液定容至1000ml,加入20g葡萄糖和15~20g琼脂粉。
6.1.2分装和灭菌
将配制好的PDA培养基分装至Φ18mm×180mm或Φ20mm×200mm的玻璃试管中,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3左右。试管口应保持干净,分装后塞入棉塞或硅胶塞,并用牛皮纸包扎。包扎好的直立放在高压灭菌锅内高压蒸汽灭菌,121℃保持20~30min。
6.1.3制作斜面
灭菌后的试管冷却至60℃左右,将试管倾斜摆放在操作台桌面上,试管口比试管底部高1.0~1.5cm,做成培养基斜面,斜面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2/3。
6.1.4无菌检测
随机抽取3%~5%的试管斜面,在30℃下培养24~48h,检查有无微生物菌落,无菌落的为合格。
6.1.5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内接种,接种前用紫外灭菌灯照射30min以上,接种人员要注意清洁卫生,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手部和试管菌种表面应用医用酒精消毒。接种用具使用前用酒精灯灼烧灭菌。开始接种时,左手握斜面试管,试管口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3cm处的无菌区,用右手迅速拔开试管塞,并用接种钩或接种铲在转接母种试管中挑取3~5mm直径的菌块迅速转接到待接斜面培养基上,接种位置
3
DBXX/XXXXX—XXXX
为培养基斜面前端1cm处。接种后迅速塞上试管塞。将接种好的斜面培养基用牛皮纸包扎试管口,并
贴标有菌号和接种日期的标签。
6.1.6培养
接种后的试管置于23℃~28℃培养箱或培养室恒温避光培养8d~10d,当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即可用于生产原种。
6.2原种、栽培种生产
6.2.1培养料
培养料应符合NY5099的规定。
配方一:木屑78%,麦麸20%,石膏1%,磷肥1%。
配方二:棉籽壳80%,麦麸18%,石膏1%,石灰1%
配方三:棉籽壳50%,木屑30%,麸皮17%,蔗糖1%,石膏1%,石灰1%。
6.2.2拌料
按照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生产所需各种原材料。将原料加水混合后充分拌匀。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料水比1:1.2~1.3)。
6.2.3装袋
拌料结束后应立即装袋。原种采用规格为(12~17)cm×(22cm~28cm)×0.005cm的低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塑料袋,栽培种采用规格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