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数学(北师大版文)复习配套练习: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第1讲 归纳与类比+Word版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讲 归纳与类比
一、选择题
1.(2016·西安八校联考)观察一列算式:11,1?2,2?1,13,22,3?1,1?4,2?3,3?2,4?1,…,则式子35是第( )
A.22项 B.23项 C.24项 D.25项
解析 两数和为2的有1个,和为3的有2个,和为4的有3个,和为5的有4个,和为6的有5个,和为7的有6个,前面共有21个,35为和为8的第3项,所以为第24项,故选C.
答案 C
2.命题“有些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假命题,推理错误的原因是( )
A.使用了归纳推理
B.使用了类比推理
C.使用了“三段论”,但推理形式错误
D.使用了“三段论”,但小前提错误
解析 由“三段论”的推理方式可知,该推理的错误原因是推理形式错误.
答案 C
3.观察(x2)′=2x,(x4)′=4x3,(cos x)′=-sin x,由归纳推理得: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记g(x)为f(x)的导函数,则g(-x)=( )
A.f(x) B.-f(x) C.g(x) D.-g(x)
解析 由已知得偶函数的导函数为奇函数,故g(-x)=-g(x).
答案 D
4.观察下列各式:a+b=1,a2+b2=3,a3+b3=4,a4+b4=7,a5+b5=11,…,则a10+b10等于( )
A.28 B.76 C.123 D.199
解析 观察规律,归纳推理.
从给出的式子特点观察可推知,等式右端的值,从第三项开始,后一个式子的右端值等于它前面两个式子右端值的和,照此规律,则a10+b10=123.
答案 C
5.由代数式的乘法法则类比推导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
“mn=nm”类比得到“a·b=b·a”;
“(m+n)t=mt+nt”类比得到“(a+b)·c=a·c+b·c”;
“(m·n)t=m(n·t)”类比得到“(a·b)·c=a·(b·c)”;
“t≠0,mt=xtm=x”类比得到“p≠0,a·p=x·pa=x”;
“|m·n|=|m|·|n|”类比得到“|a·b|=|a|·|b|”;
“=”类比得到“=”.
以上式子中,类比得到的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正确;错误.
答案 B
6.(2017·宜春一中月考)老师带甲、乙、丙、丁四名学生去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考试结束后老师向四名学生了解考试情况,四名学生回答如下:
甲说:“我们四人都没考好”;
乙说:“我们四人中有人考的好”;
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考好”;
丁说:“我没考好”.
结果,四名学生中有两人说对了,则四名学生中说对的两人是( )
A.甲,丙 B.乙,丁 C.丙,丁 D.乙,丙
解析 甲与乙的关系是对立事件,二人说话矛盾,必有一对一错,如果丁正确,则丙也是对的,所以丁错误,可得丙正确,此时乙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 D
7.平面内有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f(n)个区域,则f(n)的表达式为( )
A.n+1 B.2n
C. D.n2+n+1
解析 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1+1个区域;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4个区域;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3)=7个区域;……;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3+…+n)=1+=个区域,选C.
答案 C
8.如图,有一个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1个点(算第1层),第2层每边有2个点,第3层每边有3个点,…,依此类推,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169个点,那么它的层数为( )
A.6 B.7 C.8 D.9
解析 由题意知,第1层的点数为1,第2层的点数为6,第3层的点数为2×6,第4层的点数为3×6,第5层的点数为4×6,…,第n(n≥2,nN+)层的点数为6(n-1).设一个点阵有n(n≥2,nN+)层,则共有的点数为1+6+6×2+…+6(n-1)=1+×(n-1)=3n2-3n+1,由题意得3n2-3n+1=169,即(n+7)·(n-8)=0,所以n=8,故共有8层.
答案 C
二、填空题
9.仔细观察下面○和●的排列规律:○ ● ○○ ● ○○○ ● ○○○○ ● ○○○○○ ● ○○○○○○ ●……若依此规律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的○和●,那么在前120个○和●中,●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 进行分组○●|○○●|○○○●|○○○○●|○○○○○●|○○○○○○●|……,
则前n组两种圈的总数是f(n)=2+3+4+…+(n+1)=,易知f(14)=119,f(15)=135,故n=14.
答案 14
10.观察下列等式:13=12,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根据上述规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