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pdf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玩玻璃纸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试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耀下
会转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觉透过彩色透亮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3、通过玩玻璃纸,熟悉到光与颜色的变化布满了奇异和趣味。
教学重点:
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化的缘由,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耀下会转变原
来的颜色。
教学难点:
透过彩色透亮玻璃纸看与玻璃纸颜色一样的物体,发觉其颜色不变;
而透过彩色透亮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其物体颜色会发生变
化。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疑,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本第38页上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图
有什么一样和不同的地方?
2、学生认真观看三幅图片,找出三幅图片中一样和不同的地方。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观看舞台上演员裙子的变化。
4、全班沟通争论,教师相机引导:舞台上的演员是一样的,但是他
们裙子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5、为什么舞台上演员的裙子会发生变化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12
课——玩玻璃纸。
板书课题:12玩玻璃纸
二、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缘由。
1、同学们,舞台上演员的裙子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下面我们
来做一个小试验,探究一下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缘由。
2、试验材料:白色芭比娃娃、手电筒和不同颜色的玻璃纸。
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上面的试验步骤,并观看与之相应的两
幅图片,了解试验的步骤。
4、教师强调试验的留意点:芭比娃娃要求是白色的,这样做出来的
试验效果会特别好;玻璃纸的颜色不要太多,2到3种就行了。
5、学生根据试验方法进展试验。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试验状况,并
相机做一些适当的指导,提示学生做好试验记录。
6、全班同学沟通试验的结果。
7、教师小结:大家通过刚刚的试验,都得出了大致一样的结论,即
蒙上什么颜色的玻璃纸,芭比娃娃身上的白裙子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是不
是其他的状况下也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狮子变身的试验,来探究
一下。
三、探究小狮子变身的隐秘。
1、教师出示小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个小狮子有什么特
点?这只小狮子身上主要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黄色。
2、教师引导:本次试验的材料除了这只小狮子,还有两张玻璃纸,
一张是红色的玻璃纸,一张是黄色的玻璃纸。我们先把红色的玻璃纸蒙在
这张小狮子的图片上,看一看,透过红色玻璃纸,图案中的哪些局部发生
变化了?
3、教师动手操作,把红色的玻璃纸蒙在小狮子的图片上,学生认真
观看,观看之后说一说,透过红色玻璃纸,这只小狮子有没有发生变化?
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4、学生沟通争论:小狮子变成了小狗。
5、引导学生比拟小狮子和小狗,比拟一下,从小狮子变成小狗,哪
些局部不见了?这些局部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从小狮子变成小狗,狮子头上的毛、尾巴上的毛不见了,还有眼睛
胡须都不见了。而这些地方,都是红颜色的。)
6、再引导学生用黄颜色的玻璃纸蒙在小狮子的图片上看一看发生了
什么变化?是不是与前一种状况一样?
7、学生沟通争论,教师小结:通过试验、观看以及争论,我们发觉,
与玻璃纸颜色一样的局部不见了。
四、探究消逝的英文单词。
1、教师出示一张英文单词卡,单词卡上有红色的英文单词以及对红
色单词进展解释的黑色的文字。
2、引导一名学生上讲台,用红色的玻璃纸,蒙在单词卡片上,引导
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发生了什么现象?
3、全班同学争论沟通:红色的英文单词消逝了,只剩下黑色的文字。
4、教师小结:从小狮子变身,再到英文单词的消逝,我们发觉,当
我们有色玻璃纸蒙在物体上的时候,与玻璃纸颜色一样的物体局部,就看
不见了。那下面让我们带着有色的玻璃纸到自然界中去看一看,是不是也
是这样的现象呢?
五、玻璃纸后面的世界。
1、引导学生每人带2到3张玻璃纸到外面去看一看,透过玻璃纸看
看外面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有构造的看,先看白色的物体,再看与玻璃纸一样
颜色的物体,然后再看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分别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