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陈代谢症候群 V.S 糖尿病防治.ppt

发布:2017-12-29约8.29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糖尿病患外食族怎麼吃? 飲食以少油、少塩、少糖、高纖、高鈣為目標 1.儘量挑選清蒸、燉、滷、水煮、涼拌的食物。 2.最好選擇燙青菜,炒的青菜最好過水以減少油脂的攝取。 3.菜飯分開裝,以避免湯汁滲入飯中。 4.麵類儘量選擇白麵,選擇熱量較低、含油量愈低者為佳。 5.吃炸雞或排骨應先去皮再吃。 糖尿病の運動原則: 時間: 飯後1-2小時最適合從事運動,千萬不要在飯前或飯後一小時內,每次運動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 次數 一週至少要三次並且固定運動時間。 運動對於糖尿病人並非「百益而無一害」,仍隱藏一些危機,要權衡得失,如能得到益處又兼顧安全是再好不過的。 糖尿病の運動運動時注意事項: 運動前後一定要做暖身運動,運動強度要視自己的體能狀態慢慢の增加。 隨身攜帶方糖、糖果、餅乾或飲料,以防低血糖發作。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儘量避免單獨運動。 運動時需穿適當的鞋襪及衣物,不可光著腳丫子運動。 血糖控制不良(飯前血糖值>250 mg/dl或常有低血糖發作)或生病時不宜運動。 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後,不要空腹運動。 天候變化劇烈時(高溫、極冷、霧天、雨天),不要從事室外運動。 有視力模糊、玻璃體出血、神經系統知覺損害或曾有高血壓、中風、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好者,不適合做劇烈運動,最好先接受醫師評估後再決定運動的種類與強度。 發生低血糖怎麼辦? 低血糖の定義: 低血糖是指血糖濃度低於60-50mg/dl。 血糖高濃度急速下降,雖血糖值不一定低,也可能會出現症狀。 低血糖の原因? 1.胰島素或降血糖藥物使用過量。 2.未進食或吃得太少,太晚或錯過用餐時間 3.劇烈運動,未補充食物。 4.生病、感染造成能量消耗增加。 發生低血糖怎麼辦? 低血糖會有什麼症狀? 1.初期可能會有飢餓感、手腳發抖、冒冷汗、心跳加速、無力、頭暈眼花、嘴唇發麻、倦怠 、不安、顫抖、視力模糊、臉色蒼白等症狀。 2.較嚴重的低血糖會影響中樞神經,中樞神經缺糖會產生頭痛、脾氣改變、精神不集中、昏睡、抽搐、不醒人事。 3.無法認知的低血糖:長期依賴胰島素的患者,在低血糖發生時不會產生警覺性症狀,所以並不知道自己低血糖。 發生低血糖怎麼辦? 低血糖の處置 病人意識清楚: 立即給予含糖的食品。 10-15分鐘後若症狀尚未解除,可再吃一次。 若低血糖症狀一直沒有改善,則應立刻送醫院。 如症狀改善,但離下一餐還有一小時以上,則宜酌量吃些牛奶、土司或餅乾等。 如果病人意識不清或昏迷: 家人自行肌肉或皮下注射升糖素,兒童約0.5毫克、成人約1毫克;或靜脈注射葡萄糖,並立即送醫。 假使沒有升醣素,請勿給予任何東西,以防嗆到,立即送醫治療。 低血糖の預防: 遵照醫生指示的劑量注射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且於使用後15-30分鐘內進食。 從事額外的運動之前,須先吃些點心,不可空腹運動。 外出時應隨身攜帶方糖、糖果、餅乾等,以備不時之需。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並記載聯絡辦法(醫院、家人等電話),萬一低血糖昏迷時,可爭取急救時間。 當發生低血糖情形後,應分析原因,瞭解個人的警示徵兆,及早處理,避免再次發生低血糖情形 發現糖尿病人低血糖昏迷時你可這麼做? 1.不要幫病人施打胰島素。 2.不要強塞食物或液體到病人可中。 3.不要將手放入病人口中。 4.注射升醣素。 5.維持呼吸到通暢。 6.打電話119求救。 糖尿病の足部護理 : 導因: 因糖尿病患的腳部血管常會硬化,感覺神經也會麻痺(血糖控制不佳和容易受傷而不自覺,傷口也不易癒合)。 足部受傷常見的原因: *燙傷:泡熱水、熱水袋、電毯、日曬、熱敷。 *剪指甲時傷到皮膚或修剪方法不對。 *自行修剪雞眼及老繭。 *新鞋子磨擦起水泡或破皮。 *創傷、割傷、凍傷、抓傷。 *赤腳走路、運動、工作。 *鞋子太小或太大。 *鞋內有異物(釘子、石頭)。 *乾足,易導致皮膚脫屑與乾裂、龜裂。 *香港腳。 足部受傷時怎麼辦? 即使是小傷口也不可輕忽,勿以為傷口不痛就沒事,傷口不痛反而不好,可能表示神經病變嚴重,不可忽視它。 可用優碘消毒包紮,每天換藥2-3次,到痊癒為止,如果傷口有發紅、腫脹、潰爛、顏色改變時應立即請專科醫生診治。 不可使用中藥或偏方 。 一有傷口,應馬上尋求處理,並讓腳得到充分休息。 新陳代謝症候群 V.S 糖尿病防治 公衛教育在社大 種籽師資:李淑玉 新陳代謝 (Metabolism)概述: 1.新陳代謝:人體為維持生命和修復機能,進行許多生化反應與能量轉變,涵蓋體內所有生理活動,包括荷爾蒙、內分泌及六大營養素,藉以進行體內外各式各樣的活動,然後向體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