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目标训练点.doc

发布:2018-05-11约9.28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 人生感悟 单元教学目标 语言训练点 丛书整合目录 推荐阅读 一、识字写字 会写本单元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做到规范、整洁的书写。 二、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时间》 《时间怎样地行走》 《黄山绝壁松》 《天下无小事》 《沙土和水》《蜡笔盒里的风波》 《做一粒咖啡豆》 文学类: 《城南旧事》 《朱自清散文选》 第一单元 人生感悟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整合篇目 基本教学流程 教学随记 第 一 单 元 预 习 达 标 课 1.明确单元主题,了解单元内容。 2.会写本单元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做到规范、整洁的书写。 3.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4.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文言文两则》 《匆匆》 《桃花心木》 《顶碗少年》 《手指》 自读导读,明确主题 1、自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和主要篇目。 2、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二、检查预习,合作探究 检查学生预习单完成情况。从字词识记、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读熟练、概括课文内容几方面入手。 (一)字词过关 1.出示本单元的生字词,采取多种形式学会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 2.小组合作检查认读情况,并做好标记。 3.课件出示生字,根据情况交流识记,对难记得普遍存在问题的字反复强化。 4.指导书写。 (1)小组交流本单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萎、锻 (2)学生在练字本上书写生字。 (二)内容过关 1.出示重点段落,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1)《学弈》选自《 》,文章通过写______教两个学习态度完全不同的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 》。文章讲述了_______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就连圣人也无法裁决的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紧扣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桃花心木》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______。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________,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顶碗少年》作者_______。文章通过描写顶碗少年_______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_______一词展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手指》是________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教师指导点拨。 (1)小组汇报成员过关情况,并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师生交流,教师抓住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指导。 三、评中引导,提升能力 1.总结学习收获:今天的课上,你有什么收获想与大家分享? 2.师小结蕴含着朴素的哲理,这些故事通过不同的形式,叩打着的心扉,给人们以借鉴和启迪,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多联系自己的生活,相信你一定新的感悟。 精 读 引 领 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攘鸡》 一、警句引路,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孟子的名句,学生齐读。 2.你们知道这些句子都出自何处吗?(《孟子》) 学生交流对孟子的了解,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孟子图像、孟子简介、《孟子》简介)指名朗读。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告子》的一篇经典文章《学弈》。 (1) (2) 二、范读激趣,感知全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配乐范读文言文。(课件随即出示文言文与音乐) 3.指导朗读文言文的技艺与方法(示范读) (1) (2) (3)重点指导设问名的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对于这句的回答“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朗读时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三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教师明确要求: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受到一些启发。 2.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出示关键词及重点句。 (1)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