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
——— 由张天福主任的讲话所想到的
上周末,我参加了进校组织的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策略专项培训。周六下午是教研室张主任的讲座, 他讲的主题是”课改与优质教育的构成要素”。
优质教育是课改的前提条件,而优质教育主要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
关键要素是要有学者型校长。
根本要素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保障要素是社会环境。
基础要素是家庭文化背景。
完备的教育设施是物质要素。
听完讲座后我思潮澎拜,思绪万千,受益匪浅。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要符合现代学生的需要,就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完备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的确,对于教师来说,只要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就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就会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广泛地搜集最新的教育信息,自觉地摒弃旧的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目标意识,及时地总结经验得失,并不失时机地把有价值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教育思想。探索出新的教育思路。同时,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教师就会甘于平凡,乐于在艰苦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
尊重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允许他们犯错误,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师生间的调和力。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服和拥戴,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为人师表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的世界观,教师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教师的理想和追求,无不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表露出来,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的学生。作为理想道德和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必须有正确的信仰、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知识。
而且,教师还应该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事事做学生的榜样。以大方的仪表、端庄的举止、亲切的态度、文明的语言和良好的审美素养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不断进取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教师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还要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争做“创新之神”,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
? 21世纪,生产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他现代化教育手段早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驱动力,成为影响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育观、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及教育管理体制在逐步被以学生探究为主、共享交互式、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行为所代替。我们在振奋的同时也在思索:还能胜任教师工作吗?做 21世纪的教师应强化那些专业素质? 一 教师应具有广博的专业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教师精通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具备厚实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对专业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只有具备较深的专业素养,才能高屋建瓴起到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掌握科学知识及其必然规律;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够得心应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必须跟上社会、科技的发展,了解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跟踪本专业在当今社会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力求把最新的理论和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富有新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二 教师要掌握相关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心理教育的能力?????有人在中美教育比较研究中发现,在基础教育方面,实施纯粹的知识积累美国教师远不如中国教师,美国的学生也考不过我们中国的学生,然而中国问鼎“诺贝尔奖”又有几人呢?我个人认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国内很多教师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薄弱是一个主要原因。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仅知道自己“教什么”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懂得“怎样教”。三 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由于我们处在一个知识膨胀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等音像设备进入课堂已不再新鲜。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综合调动各种教育要素,极大的突破时空的限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劳动效率,还引发了一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