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税收筹划问题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研究 摘 要:税收筹划作为财务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必须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考虑风险与受益的关系;要综合考虑企业各个方面
关键词:税收筹划;经营管理;税负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030-02
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与纳税相关的经济活动,往往会面临多种纳税方案的选择,如果企业不进行税收筹划,就可能承担更重的税负,或因片面降低税负而使企业总体利益受损。所以,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要充分的进行税收筹划
一、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1.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资金、成本(费用)、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就是围绕如何有效使用资金,合理摊销及降低成本(费用),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而开展的。税收筹划就是实现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的最优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税收筹划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的税基与税率的差别,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鼓励政策,进行投资、筹资、企业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决策,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但在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杠杆的作用下,逐步走向了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有利于促进资本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3.税收筹划有助于实现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纳税人税务计划只是财务计划、企业计划的一部分,税收筹划的目标必须服从于纳税人整个财务计划、企业计划这些整体目标。税收筹划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现在的财务利益,还要考虑纳税人未来的财务利益;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短期利益,还要考虑纳税人的长期利益;不仅要考虑纳税人所得增加,还要考虑纳税人的资本增值;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而且还要尽量使纳税人因此承担的各种风险降到最低。税收筹划不但可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成本,还可以防止纳税人因违反税法而缴更多的税款和罚款,有利于纳税人实现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4.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少缴税和缓缴税,但这一目的达到是通过采取合法或不违法的形式实现的。企业对筹资、投资、经营活动进行税收筹划正是利用国家的税收调控杠杆取得成效的有力证明。现在,进行税收筹划的企业多是一些大、中型企业或三资企业,这些企业的纳税一般比较规范,相当一部分还是纳税先进单位。也就是说进行税收筹划或税收筹划搞得好的企业往往纳税意识也比较强
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经营过程中经济业务类型非常多,所涉及的税种也很多,比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应主要对涉及上述多税种的事项进行筹划以获得税收利益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有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不同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额不同,计入成本的费用也不同,最终影响到利润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实行比例税率条件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税税率保持不变,选择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比较有利;如果未来所得税税率越来越高,则应选择平均年限法比较有利
2.存货计价方法对税收的影响。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这几种不同的计价方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差异,影响着销售成本。当物价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期末存货量低,销售成本最高,可将净利递延至次年度,达到延缓缴税的目的。而当物价下降时,则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为最近成本,而销售成本则较高价计算,同样可以将净利递延至次年度,达到延缓缴税的效果
3.费用分摊方法对税收的影响。费用分摊方法是指一笔费用如何分摊才能使企业利益最大。费用分摊方法很多,有直接计入法、分期平均分摊法、净值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企业应根据各项费用的特点,恰当选择分摊方法
4.包装物的处理方法选择。消费税作为特别调节的税种,税率较高,税负较重,而实际从价定率征收的消费品如果和包装物一起销售,不论包装物是否单独计价,也不论会计上如何处理,均应并入销售额计征消费税。因此,包装物与消费品可分离,包装物数量和金额较大的纳税人如果改包装物同消费品一起销售、出借,则销售额会因此大幅下降,消费税也会因此大幅减少,从而获得节税收益
5.销售过程的税收筹划。销售过程税收筹划主要涉及到销售收入的确认和混合销售行为对税收的影响。不同付款方式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不同,企业可以通过最可能地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把纳税义务往后退,减少当期现金流出量,起到延缓纳税的作用。而对于混合销售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