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版.docx

发布:2025-01-28约4.4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2009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坛礼器

2.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①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②不承担国家赋税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环境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西方学者李普曼在其《道德序论》中指出:“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过程。”这说明

A.生产经验的积累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B.科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命

C.工业革命主要是生产方法的革命

D.科技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

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7.(32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

图一战国重要工商业中心分布图图二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图

材料二

图三明代棉花图·收贩图四明代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材料三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也极为苛重,全国又欠缺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在这样的苛刻税收下,商贾望见关津,若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分)其具体表现有哪些?(4分)并简要分析该现象出现的积极意义?(4分)

(2)据图三、图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4分)并分析导致这些新现象产生的有利因素有哪些?(4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清朝什么社会现象?(4分)这种现象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商品经济所起的作用?(6分)

8.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9.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代表古代手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其产品是不计成本的

D.产品主要供皇室和贵族使用

10.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名《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11.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