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x

发布:2025-05-11约3.6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若遭到破坏就会使代谢紊乱。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有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流失,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流失,从而使机体消瘦。现有一逐渐消瘦的病人,请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10分)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

试管

步骤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2mL待测者尿液

2mL蒸馏水

滴加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试剂,并用水浴加热

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并记录

(1)步骤①试管B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使用时应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若试管A、C都不变色,而B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个体不是糖尿病患者。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要确诊,还必须检测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参考答案:(1)2mL葡萄糖溶液(2)斐林试剂现用现配

(3)②若试管A、B生成砖红色沉淀,C不变色,说明该个体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4)胰岛素

2.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参考答案:B

3.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参考答案:D

4.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参考答案:C

5.如图表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对曲线仔细分析,你认为对曲线BC段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B.乳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C.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D.乳酸与Na2HPO4反应生成NaH2PO4

参考答案:A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参考答案:B

7.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A.K+经主动运输方式转运出膜外

B.Na+经主动运输方式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D.Na+经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参考答案:B

8.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参考答案:B

9.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参考答案:A

10.有关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C.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免疫调节起作用

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恒定不变

参考答案:D

11.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12分)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

(2)?内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参考答案:

12.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