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必修四教案电子版17.docx

发布:2024-07-14约2.3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页

授课教案

周次 6 时 间 年 月 日 第 节

章节名称

柳永其人及作品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实践课( )

教学目的教学手段重点

难点作业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了解柳永其人,掌握其知名作品学生讨论,教师掌控,多媒体教学柳永的作品

柳永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预习雨霖铃、望海潮

一、柳永简介

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上得意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

如果说外部的生命体验让柳永的词变得大气而又视野开阔,让他的词负载着沉重又使自己文字厚重的话题,那么自身苦难的生命体验就让他的词渗透感情的关注,汁液饱满:他把大众的苦难和自身的苦难混合起来,于是他的词便流传市井,于是他的词便经久不衰被人喜爱,于是他终于成为了自己境界的王者。

柳永已经和他的词一样成熟达观起来,也在范仲淹等人的影响下关注

起最底层的生存状态。他去盐场,那些盐民们赤脚挑盐,盐性碱毒,使他们趾枯足烂,血流淋漓,惨不忍睹。虽然人分贵贱,但皮肉皆同,柳永的心和笔下的词都变得沉重,沉重得令人和历史都不能承受。

二、柳永词在宋词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

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教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许多词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学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内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容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与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教 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学 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过 意识。在其他文人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程 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的爱情的渴望。其次是表

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再次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词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不过其中也有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这也是他常常受到宋代文人指责的原因之一。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记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

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他早年进士考试落榜后写的《鹤冲天》,就预示了这一创作方向:此词尽情地抒发了他名落孙山后的愤懑不平,也展现了他的叛

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个性。

3、词的表现方法的改变

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

相应的变革。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

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三、对后世的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

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组)”;

又说沈唐、李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