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3羧酸的合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香料——香豆素-3-羧酸的合成
班级:09级应化(2)班
姓名: 张 和、王 娟
学号: FN
12009240280
日期: 2012年6月1日
香料——香豆素-3-羧酸的合成
张和 王娟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2)班
摘 要:本实验采用水杨醛和丙二酸脂在弱碱六氢吡啶的催化下进行Knoevenagel缩合合成香豆素-3-羧酸乙酯,然后经碱水解、酸化而成香豆素-3-羧酸。通过实验探究合成香豆素-3-羧酸的最佳实验条件,了解其相关性能。
关键词:香豆素-3-羧酸;水杨酸;丙二酸脂;六氢吡啶等。
1 引言
香豆素,又名1,2-苯并吡喃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其香型为香辣型,表现为甜而有香茅草的香气,常用作定香剂,用于紫罗兰、素心兰、葵花、兰花等香型的日用化妆品及香皂中,也用作饮料、食品、香烟、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的加香剂。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内酯类化合物,在芸香科和伞形科植物中存在最多,其次是豆科、兰科、木樨科、茄科和菊科植物,少数来自微生物。它具有抗艾滋、抗肿瘤、增强免疫等生理活性并且通过香豆素环上不同位置的取代修饰,可以得到具有不同范围的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从而显示不同颜色和具有较强荧光的衍生物,香豆素类化合物除了广泛用作荧光增白剂[1]、荧光染料和激光染料[2]外,又由于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还被应用于电致发光材料[3]、太阳能电池的有机光敏染料以及生物蛋白研究中的荧光探针[4]等领域。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规格及仪器
2.1.1 试剂规格
水杨醛;丙二酸二乙酯;无水乙醇;冰醋酸;六氢吡啶;氢氧化钠;95%的乙醇;浓盐酸;蒸馏水等。
2.1.2 仪器
恒温水浴锅;球形冷凝管;氯化钙干燥管;圆底烧瓶;温度计;锥形瓶;恒温干燥箱等。
2.2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水杨醛和丙二酸脂在弱碱六氢吡啶的催化下进行Knoevenagel缩合合成香豆素-3-羧酸乙酯,然后经碱水解、酸化而成香豆素-3-羧酸。反应过程如下:
Knoevenagel缩合合成香豆素-3-羧酸乙酯:
经碱水解、酸化而成香豆素-3-羧酸
2.3 实验方法
2.3.1 香豆素-3-羧酸乙酯的合成
在干燥的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2 mL(0.041mol)的水杨醛、3.4mL(0.045mol)丙二酸二乙酯和12.5 mL无水乙醇,再用滴管滴入0.25mL的六氢吡啶,加入几颗沸石,装上接有无水氯化钙干燥管的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中加热回流1h。冷却后将反应物倒入10mL冰水中,于冰水中结晶,立即有大量晶体析出。待结晶完全后,抽滤,滤饼每次用冰的50%的乙醇洗涤2~3次。得产品于80℃烘箱中干燥,得到3.68g白色晶体。
2.3.2 香豆素-3-羧酸的合成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 95%的乙醇和NaOH溶液(2g固体NaOH溶于5mL水中),在水浴中稍稍加热,慢慢溶入2g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香豆素-3-羧酸乙酯,待酯溶解完全后,再加热回流1h。冷却,在搅拌下将反应混合物倒入25 mL水中,用5ml浓盐酸溶液中和,加完后置于冰水浴中即有大量晶体析出。待结晶完全后,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压干,于烘箱中干燥,得色晶体1.48g。
3 实验结果
3.1 产率计算
122 218
2.2
解得香豆素-3-羧酸乙酯的质量
香豆素-3-羧酸乙酯的实际质量为
a=3.68g
218 190
2g y
解得香豆素-3-羧酸的质量为
y=1.74g
香豆素-3-羧酸的实际质量为
b=1.48g
故产率为
3.2 结果与讨论
本实验采用水杨醛和丙二酸脂在弱碱六氢吡啶的催化下进行Knoevenagel缩合合成香豆素-3-羧酸乙酯,然后经碱水解、酸化而成香豆素-3-羧酸,粗产品通过抽滤,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压干,于烘箱中干燥,得色晶体1.48g。产率为85.1%。
参 考 文 献
[1] 马德强.化工百科全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