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大学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发布:2022-08-25约3.11万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 河南大学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ADDIN CNKISM.UserStyle第 1 课 《 生活在信息时代 》教学设计 一 授课内容 教材来源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2020版 小学信息技术 内容来源 三年级 上册 第1课 《生活在信息时代》 P1-5 主 题 1.我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 课 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二 目标 设定 依据 纲要相关要求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 了解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认识信息、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建立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河大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信息的定义、信息的获取方式、人类的信息处理活动、信息社会的发展等内容。 学情分析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信息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过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兴趣。 三 学习 目标 目 标 1.了解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处理工具,了解信息的价值,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 2.通过实践操作,交流自己对信息、信息技术的认识,谈一谈对人工智能的感受; 3.在合作探究中,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感知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作用,养成善于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惯,培养信息意识。 知识要点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3.信息的处理; 4.信息社会的发展 重 点 感受信息无处不在,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难 点 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提升。 四 教学用具 1.教学课件 2.学习任务单 3.一瓶白醋 4.在线检测问卷 五 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信息的基础知识 目标1 2.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认识 目标2 3.在小组内说一说信息社会的发展 目标3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一 趣味导入 揭示课题 1.通过游戏“摸一摸猜一猜”,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会猜出不同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任务。 1.游戏中进行思考。 2.激发求知欲。 结合生活实际,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分钟 二 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 任务一: (1)提问:“我特地从家里带来了一瓶液体过来,能不能通过你的观察,获取必要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准确的猜出这是什么液体呢?”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并完成学习任务单1:“在生活中,你还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过信息?获取方式是什么?”。 (2)分享:展示学生填写好任务单,分组汇报交流探究成果。 (3)升华:教师对此环节总结补充:信息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信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任务二: (1)通过图片 、声音、视频介绍我的爱好、声音、我所在的学校。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生活中,信息还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给了你?你是怎么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完成学习任务单2的填写。 (2)分享:展示学生任务单,小组成员汇报交流。 (3)升华:教师总结学生研讨情况,并再次强化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各种形式的信息,我们的生活与信息密切相关。 1.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单。 2.主动发言学学习收获。 3.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大家帮助解答。 1.查阅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教师检查或互评) 2.小组推荐+随机抽取学生分享交流学习收获(目标1和目标3) 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20分钟 三 实践练习 提升技能 1.谈一谈现在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以及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2.组内分享交流。 1.通过自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了解进行交流。 2.自评+互评。 组内互评,组长汇报(目标2) 强化意识 形成技能 5分钟 四 学以致用 创作作品 将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写一篇感受,或者将自己对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畅想画一幅画。 完成作品 学用结合 提升能力 5分钟 五 展示交流 自主总结 1.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作品,共同分享,提升素养。 2.提醒学生现在社会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所以,要有一双聪慧的眼睛、善于思考的脑筋,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让信息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交流分享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4分钟 六 课堂检测 布置作业 1.使用问卷星在线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2.教师结合测评结果,评价总结。 登录测评网站,完成答卷。 用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