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禾谷生产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docx
《大禾谷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工作概况
任务来源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24SSY04191)的支持下,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和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申请地方标准立项,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八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赣市监标〔2024〕19号,计划编号:DB36-2024-8-33),批准《大禾谷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制定。
2、起草单位
江西省地方标准《大禾谷生产技术规程》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弋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弋阳县三县岭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弋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弋阳县农业农村局和德兴市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
3、主要起草人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任务分工
费丹
女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组织实施、文本撰写
花旺忠
男
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资料整理、文本审核
周瑶敏
女
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资料整理、文本审核
谢敏
女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资料整理
广业兰
女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资料整理
刘日进
男
高级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田间试验、资料整理
祝鱼水
男
高级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田间试验、资料整理
周强发
男
高级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田间试验、资料整理
刘凯
男
研究员
弋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田间试验、资料分析
龙和平
男
农艺师
弋阳县三县岭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资料分析
汪火林
男
助理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资料分析
汪良福
男
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资料收集
王慧君
女
助理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资料收集
任倩
女
高级农艺师
弋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管理办公室
资料收集
曹珊华
女
助理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资料收集
吴梅丽
女
助理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资料收集
钱萍
女
助理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资料收集
周艳
女
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资料收集
汪晓庆
女
农艺师
弋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料收集
徐燕君
女
农艺师
德兴市农业农村局
资料收集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大禾谷又名“玛谷”,一种介于籼稻和粳稻之间地方特色品种,是江西省独有的制作年糕专用水稻品种。该品种株型偏紧,分蘖力中等,茎秆较粗壮,剑叶直挺,穗颈长,叶色青黄色,谷粒短圆,有褐色长芒,谷壳麻黄,并有较多绒毛,后期落色好。株高138.5厘米,亩有效穗17.1万,每穗总粒数169.1粒,实粒数121.9粒,结实率74.2%,千粒重32.0克,出糙率80.3%,精米率69.8%,整精米率54.7%,垩白粒率99%,垩白度32.9%,直链淀粉15~19%,胶稠度70mm,粒长5.9mm,粒型长宽比2.0。适宜加工成年糕、八宝饭。2010年0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弋阳大禾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目前,国内现有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相关标准六十余篇,但与本规程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适应范围不同,国内现有规程大多归属于吉林、河南、江苏、辽宁和安徽等地,而本规程适宜于江西省丘陵山区中有机质含量丰富,地下水位较高的深脚田区域。二是适用品种不同,国内现有规程适用于粳稻或者籼稻,本规程针对的大禾谷是一种介于籼稻和粳稻之间的地方特色品种。因此,结合我省农业发展战略需求,亟待建立相关标准,以规范和促进大禾谷及弋阳年糕产业的发展。
三、主要起草过程
本标准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制定《大禾谷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任务,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弋阳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弋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弋阳县三县岭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弋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弋阳县农业农村局和德兴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讨论起草方案和分工,就本标准的制定编制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贯彻执行。
标准内容的确立
为了做好本标准的起草工作,编写小组在省内大禾谷生产的企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等10多个生产主体进行实地调研,为大禾谷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的确立提供了详实的资料。编制小组通过反复认真的讨论,确定了本规程编写提纲、规程内容、技术要求和指标。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确定了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等技术要求。内容的研究尽可能全面,既要考虑一般性要求,又要有针对性,同时又提出量化的指标,便于操作和使用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