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2019)必修2 3.4信息获取与控制 说课稿.docx
高中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2019)必修23.4信息获取与控制说课稿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2019)必修23.4信息获取与控制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将围绕信息获取与控制的主题,引导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掌握信息控制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信息处理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信息获取与控制,学生将提升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信息敏感度和判断力;培养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思维分析信息,实现有效控制;同时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形成个性化解决方案,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初步概念,包括信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以及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他们可能还接触过简单的编程逻辑,如顺序结构、条件判断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有较高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他们在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新知识。学生中有些倾向于自主学习,而有些则更倾向于合作学习,他们通常对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反应积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在理解信息获取与控制的高级概念时遇到困难,如信息过滤、数据采集等。此外,编程思维的培养可能需要时间,学生可能在一开始遇到逻辑思维上的挑战。对于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学设备
2.软件资源:编程软件、教学演示软件
3.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4.信息化资源:数字化教材、在线教学视频、教学案例库
5.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编程实践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如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应用等。接着提出本节课的主题“信息获取与控制”,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信息获取和控制案例,如搜索引擎的使用、智能家居系统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引入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首先讲解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以及各种获取方式的优缺点。随后,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信息控制的基本原理,如信息过滤、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控制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将结合教材中的实例,使学生理解信息获取与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编程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获取与控制的过程。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会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互动,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与信息获取与控制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编程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信息获取与控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以加深学生对信息获取与控制的理解。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课后阅读教材、完成编程练习和撰写学习心得。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与控制能力。教师会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批改和反馈。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相关章节,深入探讨信息获取与控制的理论基础。
-《智能控制系统》书籍,介绍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案例。
-《计算机编程与算法》相关教材,提供编程实践和算法设计的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论文和报告,了解信息获取与控制的最新发展。
-在线编程平台,如LeetCode、Codeforces等,提供编程练习和挑战。
-信息技术相关的新闻资讯,关注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教材《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中关于信息获取与控制的章节,加深对信息获取方法和技术原理的理解。
-研究智能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案例,理解信息控制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编程与算法》教材的指导下,进行编程实践,通过编写程序来掌握信息获取与控制的实际操作。
-定期阅读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论文和报告,了解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