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BTK抑制剂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pdf

发布:2025-02-21约15.19万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TK抑制剂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

目的:

比较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tyrosinekinase,BTK)抑制剂包括奥布替

尼、泽布替尼和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

(Immunoglobulinheavychainvariableregion,IgHV)基因的突变状态、TP53异

常、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等因素对CLL患者生存的影响;并运用网状Meta分

析的方法对比不同一线方案治疗CL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并使用BTK抑

制剂治疗的CLL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患者99例,其中奥

布替尼组23例,泽布替尼组32例,伊布替尼组44例。通过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系

统收集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资料、影像学资料、不良反应及患者生存情况

等信息,依据2022年版的中国CLL诊断与治疗指南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不良事

件通用术语5.0标准评价BTK抑制剂治疗CLL的疗效及安全性,应用SPSS26.0、

GraphpadPrism9.0软件对三组的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时

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体缓解率(OverallRemissionRate,ORR)

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检索Cochranelibrary、Embase、PubMed、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于一线

治疗方案对于CLL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9日。根

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Cochrane

评价手册和ReviewManager5.4、Stata15.0、R4.2软件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

评价和数据分析。

结果:

1.在新药时代,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TP53状态、IGHV突变状态是影

响CLL预后的重要因素,四因素预后模型可作为CLL预后的补充。

2.奥布替尼或泽布替尼较伊布替尼治疗CLL具有更高的ORR,且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但奥布替尼、泽布替尼或伊布替尼之间的PFS、OS无统计学差异。

3.奥布替尼或泽布替尼较伊布替尼治疗CLL具有更低的房颤、消化道症状的

发生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奥布替尼、泽布替尼或伊布替尼之间的皮疹、

出血、感染、第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4.网状Meta分析中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百分比表明,在PFS、OS指标中,阿

卡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Aca_G)效果最好;在≥3级的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

小板减少事件中,泽布替尼的安全性最高。

5.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CLL的一线治疗中不同BTK抑制剂阿卡替尼、伊

布替尼、泽布替尼三者之间的PFS、OS无统计学差异;阿卡替尼与伊布替尼之间

的ORR无统计学差异。不同BTK抑制剂阿卡替尼、伊布替尼、泽布替尼三者之间

≥3级的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事件均无统计学差异;在≥3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事件

中,阿卡替尼与伊布替尼或泽布替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泽布替尼较伊布替

尼的安全性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CLL的一线治疗方案中,靶向药物联合治疗与BTK

抑制剂单药对比,Aca_G较阿卡替尼更易获得ORR,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

≥3级的血液学毒性中,Aca_G较阿卡替尼、伊布替尼、泽布替更易发生在≥3级的

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事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bru_R较泽布替尼更

易发生≥3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事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可对比的

PFS、OS、ORR及≥3级的血液学毒性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在新药时代,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