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2016级经济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理工大学2016级经济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经济统计学 专业代码:0201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及学科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社会中坚骨干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应达到以下目标:
1、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与组织管理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与可成长性;
2、具备在经济金融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关键技术岗位上成长为经济统计分析“应用型”人才的能力;
3、具备在经济金融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关键管理岗位上成长为经济统计管理“领导型”人才的能力;
4、具备通过继续深造成长为经济金融统计交叉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能力。
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对于学生的毕业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具备足够的自制力、专注力、忍耐力与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积极向上、合作共赢的心理状态。
(3)全面了解经济、金融、统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法律知识与实务知识。
(4)掌握利用统计原理、方法与工具分析经济、金融问题的能力。
(5)掌握统计调查、数据搜集与处理以及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和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撰写统计调查报告。
(6)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够较熟练地阅读和理解外文专业资料,初步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7)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语言公开表达、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与情怀,养成终身学习的基本意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必须达标,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必须达标。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
五、核心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软件实践、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统计调查与分析、统计调查实践、统计学软件应用、统计调查报告攥写
六、学习年限:3-6年 最低毕业学分:160+5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七、培养方案学分分配
类别 必修 实践必修 选修 实践选修 合计 第二课堂教育 通识教育 52 3 14 69 5① 专业基础教育 27 9 16 52 专业教育 8 13 17 1 39 合计 87 25 47 1 160 备注:
① 学生可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发表学术论文或文学作品、设计作品,获得发明专利,参加课外自主实验、社会调查、社团活动,获得国家颁布的各类资格证书等多种途径获得第二课堂学分。
八、专业特色
经济统计专业的特色有三:
1、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宽知识口径,跨金融实务,重统计分析。跨学科融合经济学、金融学和统计学三学科知识,兼顾会计、电子商务、管理、国际贸易、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重视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的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突出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在金融实务问题中的应用。
2、领导型人才培养特色。以专业平台促学生全面发展。凭借统计调研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成长型人才培养特色。以专业优势助学生继续深造。倚仗经济统计专业的文理交叉优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使学生具备继续深造和国际化的成长力。
九、说明
1、创新创业模块选修课程,共6个学分。该模块课程的学分经认定后可作为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选修课程学分。如学生选修了该模块课程,则第二课堂的5个学分必须通过学校认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来获得。
2、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每学年测试一次(五年制学生只参加前四年测试),具体测试时间、内容、测试方式,成绩评定等可参见《学生手册》中《浙江理工大学关于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文件。
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与基本要求对应关系表
基本要求
课程 基本要求1 基本要求2 基本要求3 基本要求4 基本要求5 基本要求6 基本要求7 基本要求8 基本要求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英语 ● ● ● 体育 ● ● ● ● 军事理论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