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理工大学国民经济统计学 基本概念汇总.doc

发布:2018-03-11约5.3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 国民经济:通常的说就是指一国范围内各种经济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的说是指一国经济领土上的常住单位所从事经济活动的总和。 或者是指经济活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及其内在联系的总和。 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系统描述;或者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研究其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是对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统计体系。 有两层涵义: 1.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核算制度) 2.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核算信息) 市场价格: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价格。 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包括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该价格包括货物离开生产单位后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对于工业品来说,生产价格就是出厂价格。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包括购买者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得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等于生产者价格加上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再加上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 常住单位:是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产生的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国民(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一国常住单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指常住住户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按市场价格计算,即按居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