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生命最宝贵(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7生命最宝贵(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生命最宝贵(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7生命最宝贵”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生命的宝贵性、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等方面。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的直观感受和认识相关联。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命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学习生命的宝贵性,培养尊重和珍爱生命的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复制,从而形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生命,关心弱势群体,增强社会责任感。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方法,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是宝贵的。
②引导学生掌握尊重生命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他人生命、关爱动植物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克服对生命脆弱性的恐惧,培养他们面对生命挑战时的勇气和坚强。
②引导学生将尊重生命的理念内化为日常行为,形成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③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学会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包括对待他人、对待自然、对待自己的方式。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7生命最宝贵”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生命成长的图片、动植物图片,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和珍贵性。
3.教学卡片:制作关于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名言卡片,供学生阅读和分享。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足够的讨论桌椅,以及实验操作台,用于进行小组活动和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生命成长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命的奇妙之处。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生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学生分享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生命的宝贵性,包括生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有限性等。
-时间:5分钟
2.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包括人类、动植物等。
-时间:3分钟
3.讲解尊重生命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他人生命、关爱动植物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时间:5分钟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如对待他人、对待自然、对待自己的方式。
-时间:2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组讨论:如何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时间:5分钟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时间:3分钟
3.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时间:2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尊重生命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关爱他人?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4.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动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3.教师总结:生命的意义在于关爱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的宝贵性。
2.布置作业:思考并写下自己如何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计划。
教学过程设计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生命的有限性。学生能够掌握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和珍爱自己的基本原则。
2.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得到升华,能够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培养出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3.行为习惯:学生能够将尊重生命的理念内化为日常行为,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