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实施erp的风险管理研究课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NUMPAGES
我国企业实施ERP的风险治理研究
经济学院 工商治理专业
学号 姓名
作为进展较为成熟的集成的IT应用系统企业资源打算(ERP)系统,近年来成为专门多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头号选择,但实施ERP系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如河南许继集团在实施ERP时,企业上下都特不配合,但由于实施前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分析不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中国家电行业知名企业长虹集团ERP项目也未能如愿。北京三露厂则因为ERP实施商对软件本身不熟悉、产品本身汉化不行等缘故,导致项目一拖再拖,两年多仍没有能够完成,最后只能付诸于法律,成为“中国ERP第一案”。这些企业未能成功实施ERP,其中一个重要的缘故确实是对实施ERP的风险治理认识不足。因此,本文从探究和分析我国企业在实施ERP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入手,查找出企业规避ERP实施风险的应急机制,进而使ERP为企业在信息化的今天能够带来价值。
1 企业资源打算概述
1.1企业资源打算的概念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概念首先由美国闻名的计算机技术和评估集团Gartner Group 1990年初提出的,它以MRPII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术上却超越了传统的MRPⅡ,它以顾客驱动的、基于时刻的、面向整个供应链治理的企业资源打算。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打算)是一个对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规划的治理信息系统和操作平台,它以财务治理为核心,使企业的物流、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相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多路径查询,使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在内的资源得到较为充分的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打算、组织、领导、操纵、创新等治理职能的发挥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服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间的空间和范围在逐步的扩大,80年代MRPII面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全面打算治理的思想已显现出了它的局限性,MRPII的理念被进一步进展并在90年代最终形成了如何样有效利用和治理企业整体资源的治理思想。
1.2 ERP在我国的进展现状
纵观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历程,自从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第一套MRP-II软件以来,MRP-II/ERP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差不多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开始的摸索前进到以后的渐有成效时期以及现在的成熟进展时期,ERP在我国的进展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适应要逐渐的适应的过程统计。有的ERP系统应用中,存在三种情况:能够按预定目标成功实施实现系统集成的占10%--20%;没有实现系统集成占或实现部分集成的有30%--40%;而失败的却占到了50%,同时在实施成功的10%--20%的企业中大多数为外资企业或三资企业。从1990年到1996年,许多国外的软件供应商纷纷涌入中国,在中国拥有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中国ERP产业的萌芽和进展。但我国企业在选择和应用MRPⅡ时缺乏合理的规划,应用的范围不够广泛,差不多上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治理的范围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而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就无法依照内外环境的变化来调整ERP系统。从1997年开始到21世纪初,ERP的应用范围从制造业扩展到第二、三产业,随着ERP在我国企业的广泛运用,在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有的企业造成了进展上的瓶颈,导致了企业的失败。企业投资ERP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资源治理信息平台,借此提升企业运作效率、降低成本、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能否正确合理地使用ERP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 ERP风险治理过程
ERP的治理思想和软件差不多在我国得以进一步传播和应用,但假如在应用的过程中忽视了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仅仅依靠预先制定的简单的决策,就有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要充分考虑ERP系统实施的特点,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前期工作时期进行风险分析,投资决策期间要考虑风险分析的结果,依照结果制定投资决策,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风险的防范和治理操纵。总之,ERP的风险治理贯穿于整个实施过程的始终。
风险治理风险规划风险评估风险规避风险监控风险识不风险分析ERP
风险治理
风险规划
风险评估
风险规避
风险监控
风险识不
风险分析
图1 ERP项目的风险治理
(1)风险识不:风险识不确实是在ERP的实施过程中,找到可能阻碍ERP成功实施的风险因素,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的一种设想和推测。并非所有的风险都能够通过风险识不来进行治理。风险识不只能发觉已知风险或已知未知风险,而某些风险,由于项目的独特性,不可能在其发生前预知。
(2)风险衡量:风险衡量也称风险评估确实是在进行风险识不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