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如何开展-课堂观察.doc

发布:2017-05-04约6.6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如何开展课堂观察 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 ---库恩 上海市既爱与科学研究院 周卫 研究员 一、为什么要研究课堂观察技术 1、聚焦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实施——课例研究可以引导教师一步步走进新课程。 提高质量落实——实现轻负担、高质量、重实效的抓手 专业成长历练——解决当前骨干教师教研员青黄不接矛盾 2、亟需中介技术 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桥梁,实践反思的镜子,实践体验。 3、教师学习特点 教学艺术是实践智慧,教师知识是情境知识,教师经验要靠课例来积累,来传递,来提升。 4、改进教研活动 如何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的研究,使教研活动更加丰富、深刻、民主,充满创造的活力。 教师为什么意识不到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是繁忙的场所,课堂决策复杂多定,课堂事件不可预测且公开化,老师忙得没有时间仔细思考在做什么。 2、教师培养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概念标签”——“多一双眼睛”)。 3、教师很少被人系统观察过,因此,他们和少收到有关如何提高他们教学效能的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或建议。 4、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 5、缺乏一种机制,引导专家与教研员深入课堂,观察指导,与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 课程改革需要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来支撑。 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指导(临床视导)的目标: 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1、首先不是为了打分,对教师进行奖惩,而是为了利用观察诊断技术,发现教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成功的亮点与问题的困惑,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客观的信息反馈,以促进其反省。 2、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和体认达到课堂上所发生的复杂行为并迅速做出恰当的回应,学会一种观察、描述、思考和解释课堂现象的方法,以便能对课堂教学做出持续的改进。 3、为制定学校改进计划提供依据,作为教师评价、晋升、录用、培养、表彰之参考,促其提高。 4、关怀师生的生命质量,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 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约翰 斯图尔特 密尔《自由论》 英国剑桥大学倡导的课堂教学观察 什么是专业背景下的课堂观察? 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关注关键教学事件。(现场观察记录与观看分析录像带相结合) 对照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就课堂的具体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 观察的目的是用课堂观察结果来改进课堂教学过程与绩效,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评估教和学的有效性 评估教师(教什么,怎么教) 评估学生(怎么学) 评估作业(学得如何) 较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 制定有效的计划,有清楚的学习目标和适当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参与 向学生提出挑战并期盼学生取得最好成绩 使用各种方法和资源,使所有学生学好 有效利用时间,坚持用高标准约束行为 有效利用助教和其它方面的支持 有效利用作业扩展并巩固课堂知识 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获得新知识和新技巧,发展思维,加强理解力 积极参与,学会应用,专注于学习,并学有成效 发展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技能技巧 教师群面而有建设性的评估了学生的作业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作业,既满足个体发展,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华东师大崔允廓课堂观察框架四维度 学生学习: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得怎样?是否有效? 教师教学:关注教师怎么教?教得怎样?是否有效? 课程性质:教和学内容是什么?学科特点和本质? 课堂文化:关注课堂整体感受,互动、对话和交往。 “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崔允廓 一节好课的标准:扎实(有意义的课),充实(有效率的课),平实(常态下的课),真实(有缺陷的课)。——叶澜 近年来各地教学改革的探索和追求 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介绍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学生自学,学生练习;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当堂完成作业。 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立体式、大容量、整体性教学;自主学习的预习、展示、反馈;展示三模块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上海静安教院附校后茶馆式教学:“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三环节 共同特点:一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其基本教学流程为: 学案交流,暴露问题——引导探索,释疑解难——巩固新知,变式训练——当堂检测,总结反思 二、研究的视角——趋向“整合”与“平衡” 课堂观察补课替代的两大视角 关注知识传授(高认知水平) 关注学生发展(高参与度) 课堂教学设计、观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