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超链接》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建超链接》
《创建超链接》
PAGE
PAGE 10
课题名称
创建超链接——完善校党史网站
科目
网页设计与制作
教学对象
高一(上)计算机动漫专业
课时
1 课时(40 分钟)
一、 教材介绍
教材信息——《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工业出版社)(第 2 版)
本课程内容节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
材《网页设计与制作》( 杨杰主编)模块2Dreamweaver初级应用中的任务6《 创建超链接》中第一课时。
教材特点——本教材采用“行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定位明确,专为中职学生使用,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教材处理——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将书本中古板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当下时事热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选自模块二任务六第一课时,着重介绍了超链接的含义与创建方法,其中提升部分要求学生会对同一网页不同超链接设置不同的样式。 任何一个网站都是由多个网页通过链接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学习超链接是制作网站的基础,同时,浙江省技能高考试题也常有这方面的涉及。
该课需要学生课前借助umu平台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以学定教,课上进行实践演练,在做中学、做中练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面向的对象是中职计算机专业高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通过前期的课程学习,他们已经基本掌握站点的创建与管理、文本图像的插入与编辑、css样式的简单创建等。
他们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但他们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团队合作意识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训为主线”,课前我设计了微视频、知识检测单等,上传至UMU 学习平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于对课前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超链接的含义;
②掌握创建文本链接的方法;
③学会对文本链接的属性和样式进行设置。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②借助课中小组探究合作,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超链接的设置,让学生理解到万物皆有联系,增进与老师、同学、父母之间的联系;
②借助课前导入的与建党一百周年相关的微视频,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精神。
五、学习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文本链接创建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对同一网页中不同链接设置不同样式。
六、教学策略
【教法学法】
在课前利用网络空间精准导学,经过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课中采用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再用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和讲授分析法进行精准施教;课后借助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信息化教学资源】
网络平台:umu平台、问卷星
网络资源:课前导学微课、知识检测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机房、Dreamweaver 运行环境、极域电子教室软件
学具准备:情境导入视频、课件、小助手清单、辅助微课视频等网络资源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步骤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在 UMU 教学互动平台上传任务清单(包括相关微课视频、学生自学效果的检测内容);
微课视频
知识检测单
通过观看教师课前所提供的教学视频并完成知识检测单, 充分对本节课所上内容有清晰认识。
通过微课和检测单让学生了解课堂新知,也让教师便于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重难点,以学定教。
一 、 情境创设引出新课
(5’)
(一)、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微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呈现的主题是什么?
、委派任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学校提供的基地网站包含几个网页?
2、目前各网页之间可以通过导航栏文字实现跳转吗?
3、若想实现网页之间的相互浏览可以借助什么实现?
学生共同回答: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
认真听讲,并做出回答
—— 回答1:6个
—— 回答2:不能
—— 回答3:超链接
课堂回答
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以教师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思考力,同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 、 合作探究查漏补缺
(10’)
[任务一] 探寻实现网页跳转多种方法
(一)、展示任务
将学校提供的基底网站导入Dreamweaver软件中,对导航区的文字进行超链接的创建并链接到对应网页,探寻创建的多种方法。同时探索所链接网页打开的方式,如何实现文件在新窗口打开?
(二)、小组合作
学生借助提供的小助手与微课视频先自己动手实践,再根据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组内讨论,相互交流学习,讨论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结果,组长记录超链接创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