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创《技术经济》第四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静态分析方法 第二节 动态分析方法 第三节 方案比较方法 第一节 静态分析方法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二、投资效果系数 三、追加投资回收期 四、追加投资效果系数 五、折算费用法 六、静态评价方法的特点 静态评价方法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适用于寿命周期较短且每期现金流量分布均匀的技术方案评价。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1、概念 投资回收期( payback period,缩写为PP )又称返本期,是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时间。 2、计算公式 投资回收期计算的时间有两种:一种是从项目建设开始算起;另一种是从投产年开始算起。二者正好相差项目的建设期。 一般采用的是第一种算法,如果从投产年算起时,应予以注明。 其表达式为: (1)按达产后净收益计算(投产后各年净收益相等) 例1:某投资方案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预计从第一年年末开始每年净现金流量为250万元, 求该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解:T=1000/250=4(年) 例2:某投资方案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建设期为二年,第三年开始投产,预计每年年末可得净现金流量为250万元,求该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解:(1)若考虑建设期 T=2+1000/250=6(年) (2)若不考虑建设期 T=1000/250=4(年) (2)按累计年收益计算(投产后各年净收益不相等) 例:某项目的投资回收情况如下表: 3、评价标准 练习题: 新建某项目,预计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 4、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特点 (1)基准投资回收期的选择; (2)不能用于评价回收期长于计算期的项目; (3)没有考虑投资回收以后的经济效果,对项目的考察不全面; (4)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投资效果系数 1、概念:投资效果系数又称投资收益率,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 2、计算公式: 例:某项目年净收益为100万元,投资总额为1100万元。试求投资效果系数。 解:投资效果系数=100/1100=0.091 三、追加投资回收期 1、概念:追加投资回收期又称为差额投资回收期法,是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经营成本或多得的净收益,来回收多追加的投资所需的期限。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适用于两个互斥方案之间的相对经济效益比较。 2、计算公式: 3、评价准则 练习题: 某项目有 3 个技术方案,它们的年销售收入都相同,但投资和年经营成本各不相同,各方案的基本数据如下表,假如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 PC=5 年。试采用追加投资回收期法比较三个方案的优劣。 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多方案比较时要注意的问题:当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时,首先要将其排序,以投资总额从小到大排列,再两两比较选优。 四、追加投资效果系数 1、概念:当两方案相比时,投资大的方案比投资小的方案节约的年经营费用与其追加的投资额之比。与追加投资回收期互为倒数。 2、计算公式: 追加投资回收期和追加投资效果系数都只能用来衡量方案之间的相对经济性,而不能反映方案自身的经济效益。所以,投资额小的方案(基础方案)应满足绝对效益评价标准。 五、折算费用法 1、概念:折算费用法,就是把各个方案的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的经营成本,统一成一种性质相似的费用,称为折算费用。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实际的费用,因此又称为“计算费用”,在这里是一个名词。 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各互比方案间的收益相同 2、计算公式: 例:为加工某零件有两个设计方案,方案1为普通机床流水线,总投资为40万元,年经营费用为20万元;方案2为专用机床流水线,总投资为60万元,年经营费用为12万元,两方案产量相同,设标准投资回收期为5年,问何方案较优? 六、静态评价方法的特点 优点:概念明确、计算简便 缺点:P68(1)-(6) 结论:静态评价法只能用于对方案作粗略的评价和判别标准,不能作为选择标准。 第二节 动态分析方法 一、净现值(NPV) 二、净现值指数 三、净年值 四、费用现值和费用年值 五、内部收益率 六、投资回收期 七、效益费用比 八、电子表格的应用 动态评价法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适用于经济寿命周期长、每期费用和收益的分布差异大的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 由于项目或方案的复杂性,任何一种具体的评价指标都只是反映项目的某一侧面或某些侧面,却忽视了另外的因素,故凭单一指标难以达到全面评价项目的目的。另外,项目所欲达到的目标不尽相同,也应采用不同的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