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生物的分类和分子鉴定课件.ppt

发布:2017-10-03约2.2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的分类与分子鉴定;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的分子鉴定;微生物;微生物特点;一、史前时期(直观应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沤粪积肥。 公元二世纪的《神农本草经》 白僵蚕治病。 公元6世纪 后魏的贾思勰 《齐民要术》 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腌菜。 豆科植物与其它作物轮作 特点: ①未见微生物个体 ②凭经验利用微生物;二、初创时期(形态学发展时期) (17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中叶) 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世界的时期。 代表人物:列文·虎克 贡献: (1)发现了微生物世界 (2)科学地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并阐述了它们的 繁茂性. 特点: ①观察微生物个体 ②形态描述;三、奠基时期(生理学发展时期) 1、巴斯德与自然发生说 2、科赫与疾病的病菌说 3、贝耶林克 (加富培养) 4、维诺格拉斯基 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生态学观点和原位研究路线。 特点: ①微生物学建立 ②创立微生物学方法 ③实践-理论-实践 ④建立分支学科 ⑤寻找病原菌 ;四、发展时期(生物化学水平) 时间:1897 -1953 代表人物:E.BUCHNER(1897)-生物化学奠基人 特点: ①酵母菌 ②代谢系统 ③普通微生物学 ④寻找有益代谢产物 ⑤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五、成熟时期(分子水平) 时间:1953年至今 代表人物:J.WATSON和F.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 特点: ①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 ②发酵工程 ③分支学科的发展 ④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 ⑤微生物基因组 贡献: 电子显微镜的使用 DNA的发现;1、生物界的分类;生物分类的二种基本原则:;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三原界系统是1978年由R.H.Whittaker和L.Margulis提出的(内共生学说)。 ;利用16S rRNA建立分子进化树的美国科学家 Carl Woese 16S rRNA——??子计时器(molecular chronometers)或分子尺、或进化钟(evolutionary clock) ;;微生物的进化地位:;2、微生物分类学;;种(species):是一个基本分类单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一大群菌株的总称。;;亚种(subspecies)或变种(variety): ——种内细分时所用单元。 当某一个种内的某一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与模式种不同,而此差异又不足以当作命名新种的依据时,可以将这些菌株细分成小的分类单元——亚种。 变种是亚种的同义词,因“变种”一词易引起词义上的混淆,从1976年后,已废除使用变种一词。 如:E.coli k12(野生型)培养时是不需要添加氨基酸的,而实验室变异后,可从k12菌株获得某种氨基酸的缺陷型菌株,此即E.coli k12的一个亚种。 ;;原始微生物的分类方法;现代微生物的分类方法;遗传分类法(基因分类法);3、核糖体基因序列的分类价值;5、其他与核酸体外扩 增相关的微生物分类方法;微生物的分子鉴定;三、鉴定(identification或determination)则是指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四、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我们不仅可以根据表型特征,而且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通过研究和比较微生物乃至整个生物界的基因型特征来探讨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进行分类鉴定。鉴于微生物体形微小、结构较简单等特点,微生物分类和鉴定除了像高等生物那样,采用传统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特征之外,还必须寻找新的特征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五、微生物分类学家从不同层次(细胞的、分子的)、用不同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