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5章分类与鉴定.ppt
关于微生物第5章分类与鉴定一、生物的系统发育和进化1、对生物分类的两种原则:传统:根据表形特征的相似程度分类。重在应用,不以反应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为目的现代:通过比较不同物种间基因序列的相关性来类,目的是探寻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建立反映生物发育相关性的分类系统。第2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传统的分类体系1753年:瑞典人林奈(CarrolusLinneaus)两界分类系统:生物动物植物1969年:惠特克(R.H.Whittaker):原核生物界:细菌、蓝细菌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五界系统真菌界:真菌、酵母菌植物界动物界第3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反映生物系统发育相关性的进化计时器生物AA、B间的生物B进化关系理想的生物进化计时器应具备的条件:见书原核生物核糖体(70S):大亚基(50S):蛋白质+23SrRNA+5SrRNA小亚基(30S):蛋白质+16SrRNA真核生物核糖体(80S):大亚基(60S):蛋白质+28SrRNA+5~5.8SrRNA小亚基(40S):蛋白质+18SrRNA比较两者核苷酸or氨基酸序列差异(进化计时器)第4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世纪70年代,沃斯(CarlWoese)根据生物核糖体中18SrRNA和16SrRNA的碱基序列将生物划分为3个“域(domain)“或称“原界”:古细菌原界(Archaea):甲烷菌,嗜盐菌,嗜热菌等真细菌原界(Bacteria):除古细菌外的其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界(Eukarya):原生生物、真菌、动物、植物4、三域分类学说第5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的三原界系统发育树第6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命名:
1、种以上的微生物分类单元: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2、对于微生物来说,种的概念:表型特征和包括16SrRNA在内的基因序列特征高度相似的菌株群,而且这个菌株群和其它类群有明显差异。3、种以下的分类概念:菌株(strain)、模式菌株(typestrain)亚种(subspecies)型(form):生物型、血清型、噬菌体型……第7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菌种学名(1)按《国际细菌命名法规》命名的,国际公认,通用的正式菌种名字。采用林奈的双名法:学名:属名+种名加词(字母均为斜体)属名:拉丁文或希腊文,名词,单数,第一个字母大写,描述微生物的一般的、主要的特性。种名加词:拉丁文或希腊文,形容词,字母小写,描述该菌种具体、次要特征。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ous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第8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果泛指某一属的微生物,或某菌种,知其属但种名未定,可用“sp”“spp”作加词:Bacillussp:一个尚未定名的芽孢杆菌Bacillusspp:泛指芽孢杆菌属的菌种(2)种以下分类:亚种(subspecies,subsp)指某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与模式种不同的种,例:蜡状芽孢杆菌的蕈状亚种:Bacil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