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3-13约2.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2

线上活动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期

课题

《观察物体》

教科书

书名:数学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8月

执教者

单位

手机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学情分析

从学生认知发展角度看,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玩具和包装盒。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而且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关系,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只是一般外表的特征,对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缺乏经验,也有一定难度。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亲身观察熊猫玩具的时间,交流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熊猫是什么样子,让他们真实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不一样。

教学平台选用

八桂教学通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想想大象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小故事吧。(播放视频)

教师:同学们,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大象不一样呢?

教师: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图形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

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

教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我们看看它是谁,有朋自远方来,先握个手认识彼此。

教师拿出熊猫玩偶,在学生间走一圈后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

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教师:请四组代表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

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教师:请四组代表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画比画。

教师:请两名同学再分别说说从这个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其他三个位置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

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教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分。)

教师:刚才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对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了清楚的认识。

(三)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1.读懂情境图,理解位置关系教师出示如下例1情境图。教师: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分别站在这四名同学的位置观察熊猫,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情境模拟,明确位置关系

教师:请每组的代表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对照情境图,看你们站的位置对不对。教师:看看小明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

教师:如果你是小红、小丽或者小亮,又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站一站,看一看。

3.运用表象,正确判断

教师:根据情境图,想想这四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再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4.游戏巩固,发展观念

教师:下面,老师任意圈出上面图中的一张照片,请你判断是谁看到的,然后快速站到那一面去。

(四)总结方法,提升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最后完成如下板书。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图形不同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教师:同学们玩累了,一起去品茶休息。喝茶的时候,他们观察了茶叶筒。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请你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继续回到我们的课堂,同学们把书累起来进行观察,右边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请你把相应的图放到对应的方框里。

3.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教师:有三名同学给天安门城楼拍了照,你知道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吗?请你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完成“做一做”

教师:同学们在观察大卡车,他们看到的一样吗?每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教师:学了这么久,我们来看一个小视频放松一下自己吧。

(六)畅谈收获,评价总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